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客服
APP下载
您还未登录
登录后即可体验更多功能
个人中心
搜题记录
注册
登录
欢迎~来到赏学吧
个人中心
搜题记录
安全退出
首页
·
考试题库
·
大学网课
·
行业知识
·
热门问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部分类
>
大学专科
>
生化与药品
>
制药技术类
已选:
大学专科
-
生化与药品
-
制药技术类
分类:
全部
全部(
786
)
检识和区别麻黄碱与N-甲基麻黄碱的化学试剂为 A.苦味酸 B.二硫化碳-硫酸铜 C.磷铜酸 D.碘-碘化钾 E.硅
查看答案
在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工艺中提取方法为 A.渗滤 B.煎煮 C.浸渍 D.回流 E.水蒸气蒸
查看答案
分离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离子交换吸附剂的用量为被分离样品的 A.10~20倍 B.20~30倍 C.30~50倍 D.50~70倍
查看答案
防已生物碱的乙醇回流提取技术中萃取总生物碱采用的是 A.三氯甲烷-氨水(pH9) B.三氯甲烷-氨水(pH8) C.三
查看答案
防已砂的组成是 A.石灰与粉防已甲素、乙素的混合物 B.粉防已甲素 C.粉防已乙素 D.粉防已甲素、乙素的混合
查看答案
用三氯甲烷萃取酸水提取液.最先萃取出来的是 A.氧化苦参碱 B.麻黄碱 C.莨菪碱 D.伪麻黄碱 E.秋水仙碱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组试剂用于生物碱分离纯化 A.盐酸、雷氏铵盐、硫酸银、硫酸钡 B.盐酸、雷氏铵盐、氯化银、硫酸钡 C.盐
查看答案
A.杂化方式 B.诱导效应+立体效应 C.吸电子共轭效应 D.氢键效应 E.供电子共轭效应
查看答案
A.碱性差异 B.极性差异 C.生物碱盐溶解性的差异 D.游离生物碱溶解性的差异 E.酸性差异
查看答案
A.氧化苦参碱 B.伪麻黄碱 C.黄连碱 D.乌头碱 E.莨菪碱
查看答案
A.伪麻黄碱 B.苦参碱 C.阿托品 D.醇型小檗碱 E.表小檗碱
查看答案
A.S轨道 B.P轨道 C.sp杂化轨道 D.sp2杂化轨道 E.sp3杂化轨道
查看答案
可除去水溶性生物碱中水溶性杂质的方法有 A.离子交换树脂法 B.雷氏铵盐沉淀法 C.透析法 D.正丁醇与水的
查看答案
小檗碱具有的结构形式有 A.季铵型 B.醇胺型 C.醛型 D.烯醇型 E.胍基型
查看答案
某生物碱的碱性强,则其 A.K2大 B.Kb大 C.pKa大 D.pKb大 E.pKb小
查看答案
能发生外消旋化的生物碱是 A.莨菪碱 B.山莨菪碱 C.东莨菪碱 D.苦参碱 E.氧化苦参碱
查看答案
不能用含硫酸显色剂的色谱法有 A.纸色谱法 B.硅藻土色谱法 C.纤维素色谱法 D.氧化铝色谱法 E.硅胶色谱
查看答案
下述哪些性质可用于生物碱的分离 A.碱性 B.极性 C.溶解度 D.旋光性 E.酸性
查看答案
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生物碱时可选用的操作方法有 A.煎煮 B.回流提取 C.连续回流提取 D.渗滤法 E.浸渍
查看答案
可用于分离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方法有 A.阳离子交换树脂法 B.加草酸沉淀法 C.雷氏铵盐沉淀法 D.pH梯度萃
查看答案
<<
<
4
5
6
7
8
>
>>
相关内容
下列类型化合物中,大多数具香味的是 A.黄酮苷元 B.蒽醌苷元 C.香豆素苷元 D.三萜皂苷元 E.甾体皂苷元
某黄酮类化合物紫外光谱有两个吸收带,带Ⅰ在312nm,带Ⅱ在276nm,带Ⅱ强度比带工强得多,该化合物是 A.木犀草素
用AgNO3-硅胶柱层析法分离α-细辛醚(a)、β-细辛醚(b)、欧细辛醚(c),最先洗脱和最后洗脱的分别为 A.b与a B.c
逆没食子酸鞣酸水解后可能生成 A.没食子酸和葡萄糖 B.逆没食子酸和葡萄糖 C.咖啡酸和葡萄糖 D.咖啡酸和
去乙酰毛花苷丙(商品名为西地兰D)的苷元结构为 A.洋地黄毒苷元 B.羟基洋地黄毒苷元 C.异羟基洋地黄毒苷
具有妊娠引产作用的化合物是 A.猪苓多糖 B.昆布素 C.香菇多糖 D.天门冬素 E.天花粉蛋白
赏学吧AP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