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A.鸦片战争期间地主阶级抵抗派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农民阶级领袖人物
C.维新变法运动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
D.辛亥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1题
A.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
B.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茧者„„或一见即杀
C.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
D.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
第2题
将下列一则导游词中的指示性错误改正过来。
我们中华民族很早就深知“兴海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在河姆渡遗址中发掘出来的6700余件珍贵文物中就有船桨,这证明四五千年之前,我们的先人就善于和湖海河打交道。三国东吴造船业发达,百兴楼船,驰骋海洋。吕蒙率人到达夷洲就是现在的新西兰。商人海上贸易远至大秦(今伊拉克),我们中国人征服海洋的能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自从明清后,实行海禁,航海能力就衰落下来。
第3题
A.吾尝终日而思矣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积土成山,风雨兴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
第4题
将下列一则导游词中的知识性错误改正过来。
我们中华民族很早就深知“兴海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在河姆渡遗址发掘出来的6700余件珍贵文物中就有船桨,这证明五六千年之前,我们的先人就善于跟湖河海打交道。三国东吴造船业发达,百心楼船,驰骋海洋。吕蒙率人到达夷洲就是现在的新西兰。商人海上贸易远至大秦(今伊拉克),我们中国人征服海洋的能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自明清以后,实行海禁,航海能力衰落下来。
第5题
“向海则兴,背海则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全世界的—种广泛共识。 材料一:无论是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还是15世纪开始的大西洋文明,都是伴随着航海和海洋商贸的繁荣而产生的。长期与海洋这样的自然环境抗争,使西方人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和探险精神,渴求知识、乐于探究,追求天生自由,无拘无束。 材料二:从中华民族的发展本源一路探寻,我们的祖先曾一度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海洋文化。但中华民族对海洋的价值取向是“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对海洋的认识始终离不开“民以食为天”的祖训,锁定在“以海为田”的层次上。当航海活动走出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秩序所能容忍的限度时,给予取缔就成为必然了。西方国家对海洋的价值取向,则是为争夺丰厚的海洋国家利益,进行海外贸易、掠夺资源和殖民拓土。东西方在海洋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决定了近代中西方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 ——王诗成《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先进海洋文化支撑》17至18世纪因重视海洋而崛起的国家主要有哪些?最早开始罪恶的奴隶贸易国家是哪国?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第6题
“向海则兴,背海则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全世界的一种广泛共识。 材料一:无论是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还是15世纪开始的大西洋文明,都是伴随着航海和海洋商贸的繁荣而产生的。长期与海洋这样的自然环境抗争,使西方人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和探险精神,渴求知识、乐于探究,追求天生自由,无拘无束。 材料二:从中华民族的发展本源一路探寻,我们的祖先曾一度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海洋文化。但中华民族对海洋的价值取向是“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对海洋的认识始终离不开“民以食为天”的祖训,锁定在“以海为田”的层次上。当航海活动走出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秩序所能容忍的限度时,给予取缔就成为必然了。西方国家对海洋的价值取向则是为争夺丰厚的海洋国家利益,进行海外贸易、掠夺资源和殖民拓土。东西方在海洋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决定了近代中西方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 ——选自王诗成《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先进海洋文化支撑》15世纪西方人“追求天生自由”在思想上又有何突出体现?()17至18世纪因重视海洋而崛起的国家主要有哪些?
第7题
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第9题
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第10题
材料二(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管子小匡>>
材料三(汉豪强)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盐铁论•复古>>
结合所学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