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A.内部振动器(又称插入式振动器)
B.表面振动器
C.外部振动器
D.振动台
第1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31~37题。某幢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如图2-17所示,无库房,结构总高34.7m,建于8度地震区,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二层箱形地下室,地下室未超出上部主接相关范围,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图中未示出地下室)。首层框架梁AB,在某一荷载效应组合中,由荷载、地震作用在该梁A端产生的弯矩标准值如下:永久荷载:MGK=90kN·m;楼面活荷载:MQk=-50kN·m风荷载:MWK=±20kN·m;水平地震作用:MEhK=±40kN·m其中楼面活荷载已考虑折减。试问,当考虑有地震效应组合时,AB梁A端的最大组合弯矩设计值MA(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47.2(B)-190(C)-166.4(D)-218
第2题
A.当采用现浇楼盖时,楼面分布荷载一般可按角平分线梯形或三角形荷载传至周边相应梁上,水平荷载则简化成节点集中力
B.框架梁的跨度可取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
C.当上下层柱截面尺寸变化时,一般以最大截面的形心线来确定
D.框架层高可取相应的建筑层高,即取本层楼面至上层楼面的高度,但底层的层高则应从基础顶面算起
第3题
A.当采用现浇楼盖时,楼面分布荷载一般可按角平分线梯形或三角形荷载传至周边相应梁上,水平荷载则简化成节点集中力
B.框架梁的跨度可取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
C.当上下层柱截面尺寸变化时,一般以最大截面的形心线来确定
D.框架层高可取相应的建筑层高,即取本层楼面至上层楼面的高度,但底层的层高则应从基础顶面算起
第4题
A.当采用现浇楼盖时,楼面分布荷载一般可按平均分配原则分配到周边相应梁上,水平荷载则简化成节点集中力
B.框架梁的跨度可取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
C.当上下层柱截面尺寸变化时,一般以最大截面的形心线来确定
D.框架层高可取相应的建筑层高,即取本层楼面至上层楼面的高度,但底层的层高则应从基础底面算起
第5题
A.当采用现浇楼盖时,楼面分布荷载一般可按平均分配原则分配到周边相应梁上,水平荷载则简化成节点集中力
B.框架梁的跨度可取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
C.当上下层柱截面尺寸变化时,一般以最大截面的形心线来确定
D.框架层高可取相应的建筑层高,即取本层楼面至上层楼面的高度,但底层的层高则应从基础底面算起
第6题
A.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间根据周转材料租期需要确定,无需考虑影响
B.侧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受损伤
C.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D.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面形成冲击荷载
E.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第7题
A.两跨框架,跨度8m+8m
B.两跨框架,跨度10m+6m
C.单跨框架,跨度16m
D.三跨框架,跨度6m+4m+6m
第8题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24~25 题:
某装配整体式单跨框架结构,结构完全对称,跨度6m,采用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和预制板方案,叠合梁截面如图所示,承受均布荷载;梁宽b=250mm,预制梁截面高度h1=450mm。
第 24 题 若预制梁、板及叠合层自重标准值为q1GK=12kN/m,施工阶段活荷载标准值为q1QK=6kN/m;使用阶段活荷载标准值为q2QK=24kN/m,新增的面层、吊顶等永久荷载标准值为q2GK=10kN/m;在使用阶段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的跨中最大正弯矩为M=0.6M0,式中Mo为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最大正弯矩。则第二阶段梁的跨中最大正弯矩设计值与支座负弯矩设计值与下列哪一组数值最为接近?
第10题
第11题
试分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