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第3题
A.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
C.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用来泛指文学
D.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第4题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
B.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C.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颈联,五六句为颔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D.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第5题
A.A.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
B.B.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C.C.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颈联,五六句为颔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D.D.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第6题
A.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言谈中注重谦敬之分,如谦辞有高龄拙见等,敬辞有令爱赐教等
B.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通常每首八句四联,每一首的颈联和尾联必须是对仗句
D.契诃夫的《变色龙》和吴承恩的《范进中举》,都揭露了生活中的荒谬与丑陋,显示了讽刺的力量
第7题
A.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B.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颈联,五六句为颔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C.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D.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司马迁的《离骚》为其代表
E.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第8题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童话集《稻草人》等
B.韩麦尔、奥楚蔑洛夫、于勒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叙于勒》
C.律诗共有八句,每两句成一一联, 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领联,第四联为尾联。其中领联、颈联必须对仗
D.《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第11题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