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A.经验性选药应先作痰涂片检查
B.经验性选用广谱抗菌药物
C.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度高,抗菌谱窄、价廉、低毒副反应的药物
D.如果无药敏结果作指导,应选用能控制常见G-杆菌、和G+球菌的药物
第1题
A.经验性选药应先作痰涂片检查
B.经验性选用广谱抗菌药物
C.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度高,抗菌谱窄、价廉、低毒副反应的药物
D.如果无药敏结果作指导,应选用能控制常见G-杆菌、和G+球菌的药物
第2题
A.应主动、回顾性收集资料
B.宜使用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系统收集资料,应对信息化监测资料的准确性进行验证
C.病原学资料的收集包括临床微生物学、病理学、血清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检查结果
D.收集和登记患者基本资料、医院感染信息、相关风险因素、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第3题
A.规范标本采集和送检
B.提高全员意识
C.提高信息化管理程度
D.合理制定改进目标值
E.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第4题
A.MDR此感染的重症患者才有使用指征
B.有用药适应证的患者应当强调病原学诊断
C.MDR定植或携带状态可适当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
D.所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无手术预防用药指征
第5题
A.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尤其是限制使用级以上抗菌药物),提升无菌性样本送检比例
B.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不低于30%
C.限制使用级不低于50%
D.特殊使用级不低于60%
第6题
关于肺炎的治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为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确立先决条件
B、优先采用口服给药方式
C、抗菌疗程至少5天,大多数患者需要7~10天或更长疗程
D、密切关注所使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E、老年人可注射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第7题
A.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100%
B.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发生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同期接受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100%
C.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同期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100%
D.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次数/同期患者使用血管内导管留置总天数×100%
第8题
A.使用抗菌药物前有相应病原学送检,指细菌培养(含院外有效病原学证据);
B.治疗中应有对疗效进行评估的动态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降钙素原及细菌培养等。
C.替加环素为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D.处方由具有中级级职称的医生开具。
第9题
A.具有高级专业任职资格的医师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可授予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权
B.具有严格的临床用药指征和确凿证据,并有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认定的专家会诊并确认《特殊抗菌药物使用会诊审批单表》
C.一般不能作为预防用药
D.病原学检查和药敏结果有对非限制或限制级抗菌药物敏感,则一般不建议选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第10题
A.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不低于50%
B.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不低于50%
C.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不低于50%
D.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不低于30%
第11题
A.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等等
B.氧疗
C.可试用抗病毒治疗
D.早期即应用抗菌药物,轻症和普通型患者用广谱抗菌药物,重症患者需要最强的联合应用
E.轻症及普通型患者慎用抗菌药,重症患者经验性抗菌治疗,强调病原学培养及感染指标评估
F.关注患者睡眠及心理健康,加强人文关怀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