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A.单层螺旋的扫描层厚2~3mm,间隔1~1.5mm;多层螺旋的扫描层厚0.75~1mm,重建层厚1mm,间隔0.7~1mm
B.患者仰卧,头后仰,使下颌支与扫描床面垂直
C.静脉注射对比剂100ml,流速5ml/s
D.在颈部侧位定位像上,设定从胸腔入口至颅底的扫描区域
E.延迟扫描时间15~18秒
第1题
下面对颈部血管造影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患者仰卧,头后仰,使下颌支与扫描床面垂直
B、在颈部侧位定位像上,设定从胸腔入口至颅底的扫描区域
C、静脉注射对比剂100ml,流速5ml/s
D、单层螺旋的扫描层厚2~3mm,间隔1~1.5mm;多层螺旋的扫描层厚0.75~1mm,重建层厚1mm,间隔0.7~1mm
E、延迟扫描时间15~18秒
第2题
下列对颈部血管造影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患者仰卧,头后仰,使下领支与扫描床面垂直
B.在颈部侧位定位像上,设定从胸腔人口至颅底的扫描区域
C.静脉注射对比剂l00ml,流速5ml/s
D.单层螺旋的扫描层厚2?3mm,间隔1?5mm;多层螺旋的扫描层厚75?1mm,重建层厚1mm,间隔7?1mm
E.延迟扫描时间15?18秒
第3题
下面对颈部CT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平扫,使颈部与床面平行,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
B、摄取颈部侧位定位像,在定位像上选择从胸腔入口至下颌角区域进行扫描
C、甲状腺扫描范围从第5颈椎下缘至第1胸椎
D、甲状腺的扫描层厚与层间距可用10mm
E、扫描方式为螺旋或非螺旋均可
第4题
关于颈部血管造影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A、患者仰卧,头后仰,使下颌支与扫描床面垂直
B、扫描范围为C5~T1
C、单层或多层螺旋
D、多层螺旋的扫描层厚0.75~1mm,重建层厚1mm,间距0.7~1mm
E、静脉注射对比剂60~80ml,流速3ml/s,扫描延迟时间15~18秒
第5题
关于颈部血管造影扫描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仰卧,头后仰,使下颌支与扫描床面垂直
B.在颈部侧位定位像上,设定从胸腔入口至颅底的扫描区域
C.静脉注射对比剂100ml,流速5ml/s
D.单层螺旋的扫描层厚2-3mm,间隔1-1.5mm;多层螺旋的扫描层厚0.75-1mm,重津层厚1mm.间隔0.7-1mm
E.延迟扫描时间15-18s
第6题
下面对腹部CT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患者仰卧,也可根据观察部位的需要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
B、摄取一个正位定位像
C、肝脏和脾脏以AM顶为扫描基线
D、胆囊和胰腺以肾门为扫描基线
E、腹膜后腔以肝门为扫描基线
第7题
A.经动脉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扫描的重建技术
B.经静脉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扫描的重建技术
C.对小血管的显示十分理想
D.创伤较大
E.不能立体观察
第8题
下列对颈部CT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平扫时使患者颈部与床面平行,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
B.摄取颈部侧位定位像,在定位像上选择从胸腔入口至下颂角区域进行扫描
C.甲状腺扫描范围从第5颈椎下缘至第1胸椎
D.甲状腺的扫描层厚与层间距可用10mm
E.扫描方式为螺旋或非螺旋方式均可
第9题
下面对颌面部CT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适应证有肿瘤及放疗后复查、炎症、外伤等
B、平扫时,头部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垂直
C、扫描范围,鼻咽部从蝶鞍床突上扫描至舌根
D、鼻咽部,扫描基线与硬腭平行
E、腮腺以听眦线为扫描基线
第10题
A.肠胃MRI矢状位有助于判断直肠侧壁肿瘤对邻近结构的侵犯
B.胰腺扫描需要薄层、无间隔扫描
C.腹膜后间隙检查需要做脂肪抑制序列
D.肠胃MRI常规做轴位T1WI和T2WI、矢状位或冠状位T2WI扫描
E.可应用呼吸门控技术
第11题
关于颈部CTA的描述,错误的是
A、颈部CTA的适应证包括颈部血管疾病
B、颈部CTA的适应证包括颈部良、恶性肿瘤
C、扫描范围一般从鼻咽部开始,扫描至主动脉弓上缘
D、对比剂成年人一般用量为90~12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用量为1ml/kg
E、注射对比剂后15s做动脉期扫描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