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A.走路
B.行走
C.跑
第1题
闻寡人之耳者的闻什么意思
(嘉兴)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亍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2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皆以美于徐公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2.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3分)
(三)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选自《南史·隐逸下》)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元琰遽退走 (2)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3)向所以退,畏其愧耻 (4)自是盗者大惭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走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25、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第2题
门庭若市意思
闻寡人之耳者的闻什么意思
(嘉兴)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亍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2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皆以美于徐公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2.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3分)
(三)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选自《南史·隐逸下》)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元琰遽退走 (2)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3)向所以退,畏其愧耻 (4)自是盗者大惭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走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25、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第3题
(嘉兴)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亍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2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皆以美于徐公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2.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3分)
(三)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选自《南史·隐逸下》)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元琰遽退走 (2)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3)向所以退,畏其愧耻 (4)自是盗者大惭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走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25、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第4题
闻寡人之耳者的闻什么意思
(嘉兴)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亍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2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皆以美于徐公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2.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3分)
(三)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选自《南史·隐逸下》)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元琰遽退走 (2)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3)向所以退,畏其愧耻 (4)自是盗者大惭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走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25、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第5题
闻寡人之耳者的闻什么意思
(嘉兴)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亍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2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皆以美于徐公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2.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3分)
(三)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选自《南史·隐逸下》)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元琰遽退走 (2)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3)向所以退,畏其愧耻 (4)自是盗者大惭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走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25、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第7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
(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鄙:
(2)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遗:
(3)无伐善,无施劳。
施: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
(5)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
(6)姜氏何厌之有?
厌:
(7)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险:
(8)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即:
(9)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幣重。
幣:
(10)郑伯如晋。
如:
(11)我決起而飞,搶榆枋而止。
搶:
(1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
(13)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
(14)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饑:
(15)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褐:
(16)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爨:
(17)四之日举趾。
趾:
(18)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微行:
(19)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阳:
(20)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秀:
第10题
A.打烊(yànɡ) 忖度(duó) 提(dī)防
B.吹嘘(xū) 兼(jiān)程 嘲讽(fěnɡ)
C.惭(cǎn)愧 偏差(chà) 纠(jīu)结
D.狭隘(ài) 附和(hè) 踪迹(jì)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