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A.实际成本453 600
B.标准成本432 000
C.成本差异21 600
D.用量差异/效率差异=432 000
第1题
甲公司2016年度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1)由于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导致了甲公司某批产品的生产耽搁,给甲公司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由于与原材料的供应商乙公司协商未果,2016年6月2日,甲公司将乙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乙公司赔偿经济损失200万元。至2016年12月31日该案件尚未结案,经相关人士分析,甲公司很可能获胜,预计能够从乙公司取得200万元的经济损失赔偿。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借:其他应收款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
(2)2016年10月1日,甲公司销售一批A产品给丙公司,售价为300万元,成本为200万元。当日,甲公司将该批A产品交付给丙公司,产品交付时控制权转移。销售合同约定:1年内,如有质量问题,免费提供维修服务。
甲公司产品质量维修费用根据实际销售额的1%予以确定。月初该产品的质量维修费用余额为5万元,当年以银行存款支付实际发生的产品质量维修服务费用3万元。
甲公司发生的产品质量维修费用的会计处理为:
借:预计负债 3
贷:银行存款 3
计提产品质量维修费用:
借:销售费用 3
贷:预计负债 3
(3)2016年12月1日,接到法院通知,被告知银行已经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清偿到期借款本息2000万元,另支付逾期借款罚息20万元。至2016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做出判决。对于此项诉讼,甲公司预计除需偿还全部本息外,还有70%的可能性需要支付逾期罚息15万元和诉讼费用5万元。
借:营业外支出 2020
贷:预计负债 2020
要求: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的上述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及编制更正分录。
(有关会计差错更正,均按照当期差错进行处理)
第2题
A.实际成本453 600
B.标准成本432 000
C.成本差异21 600
D.用量差异/效率差异=432 000
第3题
A.200
B.310
C.400
D.510
第4题
己公司长期以来只生产X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6年度X产品实际销售量为600万件,销售单价为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800万元,假设2017年X产品单价和成本性态保持不变。
资料二:公司按照指数平滑法对各年销售量进行预测,平滑指数为0.7。2015年公司预测的2016年销售量为640万件。
资料三:为了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公司决定2017年放宽X产品销售的信用条件,延长信用期,预计销售量将增加120万件,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将增加350万元,应收账款年平均占有资金将增加1700万元,资本成本率为6%。
资料四:2017年度公司发现新的商机,决定利用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并添置少量辅助生产设备,生产一种新产品Y。预计Y产品的年销售量为300万件,销售单价为36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万元,固定成本每年增加600万元,与此同时,X产品的销售会受到一定冲击,其年销售量将在原来基础上减少200万件。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2016年度下列指标:①边际贡献总额;②保本点销售量;③安全边际额;④安全边际率。
(2)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完成下列要求:①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2017年度X产品的销售量;②以2016年为基期计算经营杠杆系数;③预测2017年息税前利润增长率。
(3)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三,计算公司因调整信用政策而预计增加的相关收益(边际贡献)、相关成本和相关资料,并据此判断改变信用条件是否对公司有利。
(4)根据资料一和资料四,计算投产新产品Y为公司增加的息税前利润,并据此做出是否投产新产品Y的经营决策。
第5题
第6题
资料一:乙材料2011年年初的预计结存量为2000千克,各季度末乙材料的预计结存量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2011年各季度末乙材料预计结存量
季度
1
2
3
4
乙材料(千克)
1000
1200
1200
1300
每季度乙材料的购货款于当季支付40%,剩余60%于下一个季度支付;2011年年初的预计应付账款余额为 80 000 元。该公司2011年度乙材料的采购预算如表5 所示:
表5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全年
预计甲产品量(件)
3 200
3 200
3 600
4 000
14 000
材料定额单耗(千克/件)
5
*
*
*
*
预计生产需要量(千克)
*
16 000
*
*
70 000
加:期末结存量(千克)
*
*
*
*
*
预计需要量合计(千克)
17 000
(A)
19 200
21 300
(B)
减:期初结存量(千克)
*
1 000
(C)
*
*
预计材料采购量(千克)
(D)
*
*
20 100
(E)
材料计划单价(元/千克)
10
*
*
*
*
预计采购金额(元)
150 000
162 000
180 000
201 000
693 000
注:表内‘材料定额单耗’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材料数量;全年乙材料计划单价不变;表内的‘ * ’为省略的数值。
资料二:E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实际生产甲产品3 400件,耗用乙材料 20 400千克,乙材料的实际单价为9元/千克。
要求:(1)确定E公司乙材料采购预算表中用字母表示的项目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2)计算E公司第一季度预计采购现金支出和第4季度末预计应付款金额。
(3)计算乙材料的单位标准成本。
(4)计算E公司第一季度甲产品消耗乙材料的成本差异,价格差异与用量差异。
(5)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指出E公司进一步降低甲产品消耗乙材料成本的主要措施。
第7题
A.140
B.180
C.130
D.160
第8题
确定E公司乙材料采购预算表中用字母表示的项目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计算E公司第一季度预计采购现金支出和第4季度末预计应付款金额。 计算乙材料的单位标准成本。 计算E公司第一季度甲产品消耗乙材料的成本差异,价格差异与用量差异。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指出E公司进一步降低甲产品消耗乙材料成本的主要措施。
第9题
A.300
B.225
C.240
D.285
第10题
某市家用电器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册资本3000万元。2005年度发生相关业务如下:
(1)销售产品取得不含税销售额8000万元,债券利息收入24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30万元);应扣除的销售成本5100万元,缴纳增值税60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附加60万元。
(2)发生销售费用1000万元,其中广告费用800万元;发生财务费用200万元,其中支付向关联企业借款2000万元一年的利息160万元(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6%);发生管理费用1100万元,其中用于新产品、新工艺研制而实际支出的研究开发费用400万元(上年实际支出研究开发费用200万元)。
(3)2003年度、2004年度经税务机关确认的亏损额分别为70万元和40万元。
(4)2005年度在A、B两国分别设立三个全资子公司,其中在A国设立了甲、乙两个公司,在B国设立丙公司。2005年,甲公司应纳税所得额110万美元,乙公司应纳税所得额-30万美元,丙公司应纳税所得额50万美元。甲公司在A国按35%的税率缴纳了所得税;丙公司在B国按30%的税率缴纳了所得税。
(说明:该企业要求其全资子公司税后利润全部汇回;1美元=8元人民币)
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有关纳税事项,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销售费用。
(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财务费用。
(3)计算2005年境内应纳税所得额。
(4)计算2005年境内、外所得的应纳所得税额。
(5)计算从A国分回的境外所得应予抵免的税额。
(6)计算从B国分回的境外所得应予抵免的税额。
(7)计算2005年度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第11题
A、2017 年 1 月 30 日,公司遭受水灾造成存货重大损失
B、2017 年 2 月 20 日,从该公司董事持有 60%股份的公司购货 800 万元
C、2017 年 2 月 11 日,得知乙公司于 2016 年 12 月 20 日发生严重损失,应收乙公司货 款估计全部无法收回,乙公司已于 2016 年报表中对该项应收款计提 40%坏账
D、2017 年 1 月 30 日,公司发生小火灾造成存货损失 200 元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