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A.在-15℃和35℃的环境中,人体通过调节分别使m1 >n1、m2
B.人体在-15℃的环境中存在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而在35℃的环境中机体不存在反馈调节
C.维持体温恒定时,在-15℃的环境中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35 ℃的环境中只有神经调节
D.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冷觉和温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 [来源:学科网]
第1题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人处于寒冷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l>a2,bl C.从30℃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D.从30℃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第2题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时,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C.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时,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与30 ℃环境相比,人处于0 ℃环境中时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
第3题
A.制备mRNA疫苗时,用脂质分子包裹的原因之一是裸露的mRNA易被水解
B.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等
C.接种疫苗后,部分人出现轻度发热的直接原因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接种疫苗后,人体产生的抗体离不开浆细胞对疫苗的识别作用
第5题
A.机体产热量一直大于散热量
B.体温升高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机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D.产热量与散热量变化不明显
E.维持高热阶段时,产热量大致等于散热量
第6题
A.M+R+C-E=S
B.M±R-C+E=S
C.M±R±C-E=S
D.M-R+C-E=S
E.M-R±C+E=S
第8题
A.大脑皮层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B.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 ℃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但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只有一种激素参与调节
D.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
第9题
A、产热过程是生物化学反应
B、皮肤散热主要通过物理方式
C、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占总产热量的90﹪
D、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对流散热加强
E、机体散热量多少与皮肤血管舒缩程度有关
第10题
A.a~c段体温的变化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B.a~b段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量和肾上腺素量都比a之前的高
C.b~c段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D.c点以后人体维持在较高体温,这是因为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