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官方设定的教师资格考试。除了新疆,内蒙古,西藏三个地区外其他省份全部纳入了教师资格统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出题,地方教育考试院主考,主要针对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考生,有笔试和面试组成,二者都在相应的年限里成功通过,即可成功考取证书。上学吧教师资格证题库在不同级别、科目都有丰富的精选题库,也仍在不断努力更新中,希望可以帮助考生高效备考,成功考证。现在就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下面谱例使用的拍号是
A.2/4
B.3/4
C.2/43/4
D.5/4
2、下列谱例采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A.严格模进
B.严格模仿
C.变化模进
D.严格重复
3、下面谱例出自一首三重奏,第5小节的和弦是
A.i
B.ii
C.iv
D.v
4、下面谱例的调式调性是
A.e羽调
B.e小调
C.G大调
D.g小调
5、下图是我国古代打击乐器"祝”,以木棒击奏,它在宫廷雅乐演奏中的作用是()。
A.表示乐曲开始
B.用于独奏
C.象征等级和权利
D.表示乐曲终结
6、20世纪早期音乐家黎锦辉最具代表性的创作领域是( )。
A.歌剧
B.儿童歌舞剧
C.艺术歌曲
D.交响乐
7、谭盾《地图》以实景多媒体演出的形式,展现了民间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创作手法的交融,全曲包含了“苗唢呐”“飞歌”等9个乐章,其音乐材料主要来自于我国哪个地区?( )
A.江南
B.湘西
C.陕北
D.岭南
8、下面谱例出自朱践耳的作品,它以柳宗元的诗为题材,采用了交响乐队与京剧老生吟唱的形式,该作品是
A.纳西一奇
B.黔岭素描
C.节日序曲
D.江雪
9、下列乐器中琴弦最多的是
A.中阮
B.琵琶
C.筝
D.月琴
10、下面谱例出自民歌《辽阔的草原》,它是()。
A.苗族飞歌
B.蒙古族长调
C.客家山歌
D.藏族囊玛
11、我国戏曲剧种的主奏乐器各有不同,其中京剧的主奏乐器是( )。
A.
B.
C.
D.
12、下面谱例出自琵琶独奏曲《春到沂河》,其旋律来自哪首民歌?(谱例暂缺)
A.沂蒙山小调
B.赶牛山
C.黄莺儿
D.银纽丝
13、16世纪意大利盛行的世俗音乐之一,采用比较自由的描绘性语言,以声音展现某种气氛,精神状态或情景,这种体裁是( )。
A.尚松
B.众赞歌
C.牧歌
D.叙事曲
14、下面谱例出自多芬的哪部作品?
A.钢琴奏鸣曲《悲怆》
B.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
C.钢琴独奏曲《致爱丽丝》
D.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15、下面谱例出自歌剧《卡门》,该唱段在剧中由哪种人声音色演唱?
A.女高音
B.女中音
C.男高音
D.男低音
16、德国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代表作《布兰诗歌》取材于同名文学作品,其中第一首《命运之轮》经常出现在影视和广告配乐中,为人熟知,这首作品的体裁是( )。
A.康塔塔
B.歌剧
C.交响诗
D.音乐剧
17、下面谱例出自20世纪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A.巴托克
B.勋伯格
C.斯特拉文斯基
D.拉赫玛尼诺夫
18、下面谱例出自哪个国家的传统音乐?(缺图)
A.日本
B.印度
C.中国
D.越南
19、下面哪个图片中的乐器是南亚传统乐器?
A.A
B.B
C.C
D.D
20、下面谱例出自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作品,它属于什么音乐体裁?
A.牧歌
B.宣叙调
C.众赞歌
D.咏叹调
21、“通过欣赏中国和日本两个版本的《四季歌》,学生领悟了中日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这一教学活动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哪种核心素养?( )
A.语言运用
B.艺术表现
C.文化理解
D.创意实践
22、“音乐能力倾向是学习音乐的潜能,这种潜能是与生俱来的,是个体进行音乐学习的基础,它是遗传与早期经验结合的产物,受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的双重影响”。提出这个理论观点的音乐教育家是
A.达尔克罗兹
B.奥尔夫
C.柯达伊
D.埃德温·戈登
23、“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与声”。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个思想学派的音乐理念?( )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24、“在音乐课上聆听音乐《歌唱祖国》时,学生能够辨识A乐段和B乐段”,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中认知领域层次的分类,这属于哪个认知层次?( )
A.评价
B.分析
C.理解
D.创造
25、胡老师想确认管乐队学生是否已学会吹奏乐器《红旗颂》,最适合采用下列哪种评价方式?( )
A.纸笔评价
B.档案评价
C.表现性评价
D.概念评价
26、在学唱戏曲唱段时,老师要求学生先聆听范唱,再调整自己的演唱,力求准确表现戏曲唱段的特点跟韵味。这一活动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哪项能力?( )
A.理解能力
B.模仿能力
C.合作能力
D.欣赏能力
27、欣赏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鸟雏的舞蹈》时,老师以图形语进行导听。这个教学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哪些音乐要素?
A.力度与节奏
B.旋律线与结构
C.调式与和弦
D.体裁与风格
28、下面谱例的演唱形式是
A.二重唱
B.齐唱
C.混声合唱
D.对唱
29、乐队首席在管弦乐队中的位置是
A.1
B.2
C.3
D.4
30、下列哪项不适合作为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课堂教学活动?( )
A.学生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选配适合的音乐
B.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舞蹈音乐的节奏、情绪和情感
C.学生学习有代表性舞种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并随音乐进行练习。
D.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创专业舞蹈,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
二、音乐编创题 每小题10分,共1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编配二声部合唱 要求:(1)参考1-2小节,运用模仿(可以是任何一种模仿)的手法为3-8小节编配低声部旋律。 (2)上下两声部形成呼应关系。
三、教学设计题 每小题35分,共1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材料)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学生 教学内容:藏族舞蹈 教学重点:掌握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及其组合 教学任务:根据指定的音乐和所学的基本动作及组合,自主创编藏族舞蹈。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3.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四、案例分析题 每小题15分,共1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在器乐合奏课中,学生在演奏《瑶族舞曲》音乐主题时总是出现合奏不整齐,不熟练,不和谐的现象,陈老师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视唱主旋律声部,学生有了一定进步,然而再次合奏排练时,还是出现了各声部配合不整齐的现象。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分析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例点评题 每小题15分,共3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展开阶段的优点和问题进行评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ABAA 6~10 BBDCB
11~30点击安装“上学吧教师资格题库APP”查看答案
【二、音乐编创题】
1
【三、教学设计题】
1 1.教学目标:1).感受藏族舞蹈的独特魅力,体会藏族舞蹈的独特韵味,培养对少数民族文化热爱的美好情操。2).通过赏析、模仿、练习、展示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肢体表现能力和情感抒发能力。3).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手形及动作组合。2.教学过程:一、感受西藏音乐及舞蹈特点播放藏族舞蹈视频《走进西藏》,引学生们感受西藏舞蹈的风格特点:教师询问:”请大家观察一下藏族舞蹈中肩部、臂部、手腕、腰部的动作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总结出:肩部松弛、臂部强劲、手腕灵活,以吸腰部控制力强等风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藏族舞蹈具有松弛自如、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二、讲授藏族舞蹈的相关知识藏族舞蹈形式种类繁多、风格多样,总体上划分为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歌舞活动渗透在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舞者侧身拧腰,飘带绕体,射圆润,含胸展臂,动作朴实,情感深沉、热烈而奔放。三、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及组合1.首先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手形:平手(四指并拢,拇指自然旁开),教师先做示范,学生模仿练习。2.依次学习动作组合:小八字准备;原地颤膝;行进碎踏步行礼。(1)教师播放组合视频,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模仿练习。在此基础上询问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吗?”学生回答,教师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2)教师分别为学生做男生动作和女生动作,生与姓分别进行模仿练习。(先进行上肢动作的学习,再进行下肢动作的学习,最后将.上下肢动作进行配合。)(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学生练习后,找出共性问题,再次做示范,学生练习。(4)播放藏族民歌的旋律,引导学生配合着音乐进行组合练习。(5)找出动作比较到位的学生组合,进行展示。示后师生进行评价。四、总结学生畅谈本课收获,教师进行总结。3.设计意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视频、教师示范等环节,有利于学生更直观的学习舞蹈动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先观看,后模仿的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正确的掌握动作;学生展示环节,可以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
【四、案例分析题】
1 优点: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演奏、歌唱等艺术实践活动,符合“强调音乐实践”这一基本理念的要求。问题:老师对于学生演奏不整齐的现象,并没有采用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改进建议:首先应分析学生演奏不整齐的原因,如果是因为速度过快,则可以放慢速度练习,逐渐提速。如果因为对旋律不熟悉,总出现错音,则可让学生分声部进行自由练习,然后再进行配合。
【五、课例点评题】
1 优点:本堂课程符合基本理念中的"强调音乐实践”,教师在教授学生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时分别学习了节奏、旋律、歌词,学生全程参与其中,获得了音乐实践的经验。接下来说一下问题及改进建议:(1)基本理念中提到”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乐作为普通高中美育基本课程,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此节课程中,没有显现出美育的痕迹。建议在学唱歌曲之前,观看爱国系列的视频、合唱作品的视频,增加对歌曲背景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增强学生对本首歌曲人文内涵的体验及感悟。(2)基本理念中提出“开发创造潜能”,但在此教学过程中,除了学唱以外,没有设置学生对音乐创作的环节。建议,在学唱和学生对歌曲理解的基础上,增添音乐创造的环节。(3)基本理念中提出“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在本课的教学中没有体现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的评价,缺少自评、互评、师评等评价环节,评价机制不完善。建议在学生学习演唱的过程中、配合合唱演唱的过程中,增加相应的评价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优缺点,进而进行有目的的提升。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