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的学科门类较多,需要具备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新闻学以及广告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同时它又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公共关系就业前景非常好,薪资处于中高水平。上学吧自考公共关系题库将考试中的重难点以及基础知识点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编辑,希望可以将进一步协助考生掌握好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考试通过率。现在就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5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发生周期不规则的传播类型是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2、德弗勒模式对以往传播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
A.反馈
B.噪音
C.编码
D.译码
3、赖特在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三功能”基础上增加了一种功能即()
A.舆论监督
B.提供娱乐
C.创造虚拟环境
D.协调社会各个部分
4、传播学在欧洲起源时深受两门学科的影响,这两门学科是社会学和()
A.政治学
B.心理学
C.生物学
D.新闻学
5、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之一是提出了著名的()
A.培养理论
B.把关人理论
C.两级传播理论
D.议程设置理论
6、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主任布莱尔认为,新闻系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应占其所有课程的()
A.20%
B.35%
C.50%
D.75%
7、从传媒发展的角度看,人类传播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是()
A.电子传播时代
B.印刷传播时代
C.文字传播时代
D.网络传播时代
8、“地球村”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
A.莱文森
B.施拉姆
C.麦克卢汉
D.英尼斯
9、融合了电脑、互联网等技术的智能手机被称为()
A.第二媒体
B.第三媒体
C.第四媒体
D.第五媒体
10、在美国传媒舆论监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水门事件”调查,发生在上世纪()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11、19世纪中期系统总结自由主义理论的著作《论自由》,作者是()
A.弥尔顿
B.密尔
C.厄斯金
D.杰弗逊
12、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新闻伦理准则的文件是()
A.联合国大会颁发的《国际新闻道傅公约》
B.哈钦斯委员会提交的《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C.国际记者联合会通过的《记者行为原则宜言》
D.密苏里大学首任新闻院长主持制定的《新闻工作者守则》
13、印刷媒介中最早出现的是()
A.图书
B.报纸
C.杂志
D.文件
14、狭义的媒介产业也叫()
A.文化产业
B.传播产业
C.电子媒介产业
D.印刷媒介产业
15、1996年我国成立的第一家报业集团是()
A.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B.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C.人民日报报业集团
D.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16、对其他一切自由起保障作用并被认为是各种自由的核心和前提的是()
A.就业自由
B.信仰自由
C.媒介自由
D.迁徙自由
17、从信息管理的角度说,制止、减弱谣言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
A.惩戒传播者
B.禁止非正式传播
C.管制传播媒介
D.保障正式渠道的信息畅通
18、按照拉斯韦尔的说法,人们在石器时代让男孩学习打猎,其功能是()
A.消遣娱乐
B.监视环境
C.传承社会遗产
D.协调社会各个部分
19、西方新闻界认为,防止出现恶劣政府的必要条件是让受众(公民)拥有()
A.传播权
B.知晓权
C.媒介接近权
D.隐私权
20、“观展/表演”理论认为,更能体现当代媒介饱和环境中的受众特征的是()
A.直接受众
B.间接受众
C.大众受众
D.扩散受众
21、霍尔认为,观众对于同一个电视节目可能存在三种解码立场。其中电视制作者希望看到的是()
A.协商立场
B.观展立场
C.对抗立场
D.支配/霸权立场
22、“知识沟”理论的主要提出者同在一所大学工作,因此他们被称为()
A.哈佛小组
B.耶鲁小组
C.哥伦比亚小组
D.明尼苏达小组
23、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三阶段,属于()
A.一致效果论时期
B.选择效果论时期
C.直接效果论时期
D.多元效果论时期
24、“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广泛性,容易被当作()
A.中立意见
B.权威意见
C.多数意见
D.专业意见
25、就效果层次而言,“有限效果论”忽视了一个层次即()
A.态度
B.情感
C.认知
D.行动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以下传播模式中属于线性模式的有()
A.德弗勒模式
B.布雷多克模式
C.丹斯模式
D.申农一韦弗模式
E.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
2、传播学经验学派形成以来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例如()
A.霍尔的解读研究
B.霍夫兰的说服研究
C.霍加特的文化研究
D.默多克的信息流动不平衡研究
E.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3、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有些媒介属于“热媒介”,它们是()
A.报纸
B.电话
C.电影
D.广播
E.电视
4、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
A.真实性
B.独家性
C.客观性
D.公共利益至上
E.准确性
5、下列传者中,属于间接传者的有()
A.报社记者
B.网站编辑
C.小说作者
D.电影导演
E.正在讲课的讲师
三、名词解释题 每小题3分,共5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反馈
2、文化工业
3、哈罗德.英尼斯
4、新媒体
5、媒介接近权
四、简答题 每小题6分,共5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拉斯韦尔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2、施拉姆把哪些学者称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本课教材增加了谁为奠基人施拉姆本人又被公认为什么
3、人类传播革命有哪些规律
4、社会责任理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
5、英国学者霍尔在“制码解码”模式中把电视话语与意义的流通分为哪三个阶段
五、论述题 每小题10分,共2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为什么说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为什么说议程设置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李普曼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ABBC 6~10 DBCDC
11~25点击安装“公关关系自考题库APP”查看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1 BD 2 BE 3 ACD 4 CD 5 ABCD
【三、名词解释题】
1 传播过程中接受信息者(1分)对收到信息(1分)所作出的反应(1分)。 2 阿多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1分),指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1分),它们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的特征(1分)。 3 加拿大著名学者,早期主要研究经济史,后期专住于研究经济与传播的关系,认为传播技术是历史运转的轴心。 4 相对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1分),它们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以多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充分的交互性、个性化和共享性,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1分)。互联网、手机、网络电视、微博等都属于新媒体。(1分) 5 一般社会成员(1分)利用传播媒介(1分)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权利。(1分)
【四、简答题】
1 (1)把传播过程视为一种单向传送信息的过程,忽视了反馈。(2)忽视了传播过程与社会的联系。(3)没有报出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4)没有报出传播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 2 施拉姆把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和卢因称为传播学奠基人。本课教材增加了李普曼为奠基人。施拉姆本人被公认为传播学集大成者。 3 从人类传播经历的五次革命看,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状态发展;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4 明确否定了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大众自山和大众传媒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自由;大众传综必须为公众和社会利益服务,对社会负责;政府不应是传媒自由的旁观者,如果大众传媒侵害公众和社会利藏,政府应出面管束媒介的行为。 5 一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阶段,即“制码”阶段,就是传媒制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二是“成品”阶段,即制作“符码”,按语言和话语规则赋予电视作品“意义”;三是观众的“解码”阶段,观众对节目产生相同、相似或相异的理解。
【五、论述题】
1 第一,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离不开经济和技术的支持,通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也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保证。第二,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也相应提高,为媒介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因为他们需要了解更多的消费信息,从而扩大了广告的增长空间;他们有了更多的休闲爱好,使传媒行业形态更加丰富。第三,经济发展为大众传播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例如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外-些传媒企业尝试开拓中国市场,为我国传媒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2 答:议程设置理论是在1972年由麦库姆斯和肖提出的,而李普曼早在1922年就在其著作《舆论》中提出了与议程设置理论类似的观点。李普曼认为,大众传媒制造的“外在世界”构成并影响了“我们头脑中的世界”,这与议程设置理论中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的说法是一致的。李普曼认为,人们不可能直接了解所有的事情,只能寻求媒介的帮助,而媒介提供的是“虚拟环境”,人们却错误地以为“虚拟环境”就是“现实环境”,这个观点也与设程设置理论有关。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