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教育管理的核心考试课程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和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管理心理学、教育法学、中外教育管理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教育预测与规划、毕业论文(实践考核)等。上学吧自考教育管理题库将这一块板块的历年真题进行了收集和解答,如果您能坚持刷题,必然学有所获。现在就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5小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简述《癸卯学制》在学生管理上的主要内容
2、简述经梅兰克顿、斯图谟等人改造后的文科中学的特色
3、简述秦代的文教政策
4、简述宋代书院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5、简述杜威五步探究教学法的内容
二、分析说明题 每小题10分,共2小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材料: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那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官学为黄老之学。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问题:请结合稷下学宫在管理特色方面的相关内容,谈一谈你对上面这段话的理解
2、材料:1921年,新教育联谊会提出了新教育运动的七项原则:(1)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和增进儿童内在的精神力量;(2)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3)使儿童的天赋兴趣自由施展;(4)鼓励儿童自治;(5)培养儿童为社会服务的合作精神;(6)发展男女儿童教育间的协作;(7)要求儿童尊重他人,并保持个人尊严。问题: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新教育运动的共同特征、意义和影响
三、论述题 每小题10分,共2小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试述《壬戌学制》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2、试述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在教育体制和教育目的上的区别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 (1)重视考核学生品行。
(2)统一学生冠服。
(3)加强考试管理,奖以科举出身。
(4)学生不准妄干国政。
(5)学生在学期间不准另就他事。
(6)实施师范生免费制度。 2 (1)继续保留着文艺复兴以来中等教育的人文主义色彩,重现古典语言和文化的学习。
(2)适当引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教学内容,本民族语的学习开始进入中等教育。
(3)采用当时先进的分班教学,将学生按照学习程度分成不同年级,分别授以不同的内容。 3 (1)焚书禁学、以法为教。
(2)书同文、行同伦。
(3)吏师制度。
(4)设三老以掌教化。 4 (1)教学和学术相结合。
(2)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
(3)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重在启发诱导。
(4)尊师爱生。
(5)书院的图书与经费管理。 5 (1)创设疑难的情境。
(2)确定疑难所在。
(3)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
(4)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
(5)验证这个假设。
【二、分析说明题】
1 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在管理方面具有以下特色:
(1)教师管理:待遇优厚,来去自由。
(2)办学方针: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3)教学管理:自由辩论,此消彼长。
(4)学生管理:学无常师,游学自由。还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稷下学宫管理松而不散,自由而有序,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出色的高等学府管理的典范。 2 (1)共同特征:
①科学方法和精神。
②自由和民主精神。
③以经验和兴趣为基础、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2)新教育运动的意义和影响:新教育思潮促使人们对西方教育传统进行全面反思,推动了人们对教育现象的重新认识。新教育家们创办的一系列新学校为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
在新教育运动中形成的思想和开展的实践,对20世纪欧美国家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构成了20世纪西方教育发展的重要起点。但也应该看到,新教育家们思想的重点在于儿童个人的发展,他们所注重的主要是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并且始终未能解决好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这就为现代教育进一步发展和改进提供了基础。
【三、论述题】
1 (1)进步性。
①它缩短了小学年限,改7年为6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②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同时将中学分为两段,设立三年制高中,既增加了办学的灵活性,又有利于中学的普及。
③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负担普通基础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④在中学开始便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可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之需。
⑤1922年学制的制定,不仅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考虑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基本上是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
(2)局限性。
①由于这一学制诞生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华传播的时代,故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实用主义的烙印。
②中学实行学分制,破坏了课程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③文理分科又造成了重文轻理、比例失调现象。
④降低了师范教育在学制上的地位,导致师范生与师范学校数量的下降。
⑤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以及师资、教材、设备之不足,加之缺乏严格的统一管理,故在实行中困难重重。 2 (1)斯巴达实行的是国家化教育体制,最高统治者将教育视为最重要的国家事务,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和举办,国家指派专门的官员具体负责并监督教育的实施。而雅典则并不直接干预整个教育的细节,也不对教育进行绝对控制。国家教育机构只负责对16~20岁的青年进行教育,至于16岁之前的教育,则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由家庭负责实施。
(2)斯巴达与雅典教育最大的不同还在于教育目的上的差异。斯巴达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优秀的军人,而雅典教育的主要目的则是培养青少年勇敢、强健的体魄以及理智、聪慧和公正的品质,使其既能够担负保卫城邦的重任,更能够履行公民参政议政的职责。概言之,雅典教育所造就的是身心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是健美的体魄和高尚的心灵完美结合的人,这是雅典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所在。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