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试卷> 学历类> 考研> 政治> 考研政治考前冲刺试卷13

考研政治考前冲刺试卷13

来源: 上学吧考研题库发布时间:2022-02-08

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考试科目有公共课和专业课,近年来考研的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上学吧考研题库在公共课板块已经汇集了上千份试卷,同时专业课板块也在努力更新中。希望这些努力可以为正在备考的考生们助力。现在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A.唯物论与辩证法相脱离

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2、实现主观辩证法向客观辩证法的转变是为了

A.揭示事物的外部联系

B.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

C.连贯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

D.反映事物的运动过程摧毁

3、恩格斯指出:历史发展“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实,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的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这说明

A.社会发展是由多种力量最后决定的

B.社会发展规律是自发实现的

C.社会规律同自然过程的规律是相同的

D.社会发展像自然一样有自己的客观规律

4、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只有与他人和社会隔离开来才能显现。这种观点是

A.抽象的人性论

B.形而上学的机械论

C.夸大主观意识的唯心论

D.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5、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规律包含着

A.剩余价值量的同时下降趋势

B.剩余价值率的同时下降趋势

C.利润量的同时增长趋势

D.平均利润总量同时下降趋势

6、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

A.全部预付固定资本周转

B.全部预付流动资本周转

C.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D.全部预付固定资本的周转加部分流动资本的周转

7、“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这两种不同提法的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B.是否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C.是否把非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D.是否认为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所下降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核心是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B.有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

C.无产阶级的领导

D.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9、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是

A.坚持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B.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C.坚持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10、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党的中心任务是

A.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

11、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12、下列选项中不是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特点的是

A.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高低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依据

B.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高低以企业利润为主要依据

C.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符合节约劳动时间的要求

D.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求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相互结合

13、社会保障具有分配功能,它的分配功能主要体现在

A.按劳分配中

B.按资金分配中

C.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

D.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中

14、2006年3月20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印发了

A.《全民文化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B.《全民身体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C.《全民道德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D.《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15、2006年2月3日,台湾地区“三合一”选举(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揭晓,在总共23席县市长中,获得14席的过半席次的是

A.中国国民党

B.民进党

C.亲民党

D.新党

二、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中国传统哲学主张有差别的矛盾的统一,更重视“和合”和统一,其表现是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B.“万物莫不有对”

C.“礼之用,和为贵”

D.“过犹不及”

2、把认识过程区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的依据是

A.认识主体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区分

B.认识客体是原因和结果的对立统一

C.认识客体是形式和内容的对立统一

D.认识客体是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

3、下列关于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A.限定和超越

B.限定中的超越

C.双向对象化

D.创造与被创造

4、我国的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但不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因为

A.改革是自觉调节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B.改革不触及生产关系

C.改革只在上层建筑领域中进行

D.改革不是变革现有的根本经济政治制度

5、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

A.市场竞争

B.资源的有效配置

C.价格波动

D.供求关系的变化

6、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在于

A.前者以商品为媒介,后者以货币为媒介

B.前者是先买后卖,后者是先卖后买,且流通的起点与终点不同

C.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

D.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

7、借贷资本作为转化为资本的货币,其双重的使用价值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货币的使用价值

C.资本的使用价值

D.产业资本的使用价值

8、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有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股份制度

D.政企分开

9、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的出发点或理论依据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

C.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化的思想

D.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

10、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的重要文献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B.《论十大关系》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11、独立自主原则的基本内涵包括

A.把一切工作与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立足于本国

B.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C.以争取外援为辅

D.坚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12、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基本政策是

A.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B.有效防范风险

C.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

D.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3、我国政府在扩大就业方面的基本职能是

A.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B.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C.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

D.加强就业培训

14、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A.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B.必须以坚持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

C.是社会主义最终的目标和最大优越性所在

D.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15、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依据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原理

B.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原理

C.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原理

D.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的原理

16、2006年6月1日,在维也纳就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达成共识的国家包括

A.美国

B.欧盟

C.中国

D.德国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BDAC 6~10 CCCDC

11~15点击安装“考研真题库APP”查看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 2 AD 3 ABC 4 AD 5 ACD

6~16点击安装“考研真题库APP”查看答案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

考研真题库 APP
随时随地搜题刷题学习课程
找答案微信小程序
免下载,即可体验强大的搜题神器
小程序
上学吧找答案
APP下载
上学吧题库AP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