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试卷> 学历类> 自考专业课> 教育类> 2021年自考专业课教育类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1年自考专业课教育类考试真题及答案

来源: 上学吧自考专业课题库发布时间:2022-08-11

自考分为专业课和公共课,我们这里的自考专业课包含了各专业的专业课试题。如会计专业中的《高级财务会计》、《金融理论与实务》、《审计学》、《会计制度设计》等。专业课想到公共课来说,难度更大,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通过考试,我们上学吧自考题库将该考试近10年的历年真题进行了收集和解答,如果您能坚持刷题学习,通过考试不难。现在就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德育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事实的德育问题,另一种则是()

A.基于实践的德育问题

B.基于理论的德育问题

C.基于工具的德育问题

D.基于价值的德育问题

2、“产婆术”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提出这一教育方法的思想家、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奥古斯丁

3、德育是把外在的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一观点是()

A.德育内化说

B.德育转化说

C.德育内外化说

D.德育建构说

4、原始社会的德育形态是()

A.宗教式德育

B.祭祀式德育

C.示范式德育

D.生活式德育

5、德育目的会对学生在观念上和行为上构成警示和规范作用。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学生品德发展的()

A.规范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6、影响德育内容选择的最直接因素是()

A.德育目的

B.德育对象

C.德育环境

D.德育主体

7、关于如何教道德和如何才能让学生发展道德的知识,属于教师德育的()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工具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8、学生的品德行为分为两个层次,其中基于学生自己的品德需要,品德行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出于手段,这是()

A.他律品德

B.自律品德

C.无律品德

D.自由品德

9、德育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德育课程

B.德育活动

C.德育资源

D.德育实践

10、德育过程的引入具有多端性,这种多端性主要源于学生品德心理结构的()

A.有序性

B.无序性

C.复杂性

D.多元性

11、德育过程的组织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现有道德发展能力的基础上适度超越,既对学生道德发展有挑战,又是学生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这指的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要依据()

A.方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最近发展区原则

D.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相统一原则

12、依据一定的品德要求和目标,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所搜集到的品德信息进行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活动叫()

A.品德评价

B.品德诊断

C.品德评估

D.品德测试

13、学生品德评价的强化功能是指()

A.品德评价将引导学生的品德朝着德育目标所规定的方向发展

B.品德评价可以科学地鉴别学生品德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学校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供依据

C.品德评价能够调节学生的言论和行为,为做好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服务

D.在评价学生品德时,教师通过扬善抑恶,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进而可以达到强化良好品质、抑制不良品质的教育效果

14、将皮亚杰关于品德发展评价的对偶故事法发展成道德两难故事法的是()

A.泰勒

B.斯塔克

C.科尔伯格

D.雷斯特

15、在德育体系中,规定了德育活动的价值方向,体现了一定社会和国家对德育的期望和要求的要素是()

A.德育目标

B.德育主体

C.德育内容

D.德育资源

16、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现代大众传媒已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工具和个体社会化重要的力量之一,被称为除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之外的()

A.第二种力量

B.第三种力量

C.第四种力量

D.第五种力量

17、对学生道德成长以及德育活动开展具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指的是()

A.德育内容

B.德育环境

C.德育课程

D.德育资源

18、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可以分为学校整体环境、班级和()

A.教室

B.学习小组

C.寝室

D.同辈群体

19、学校中观外部德育环境的建设,主要指的是()

A.社会政治环境的优化

B.社会文化环境的淳化

C.社区德育环境的建设

D.家庭德育环境的塑造

20、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具有普适性的道德原则即()

A.平等原则

B.公正原则

C.自由原则

D.自主原则

二、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5小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简述德育产生的生物学前提和社会现实基础

2、简述社会本位德育目的与个人本位德育目的的区别

3、教师的德育能力如何提高需要依靠哪些条件

4、简述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

5、简要评析价值澄清模式

三、论述题 每小题10分,共2小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联系实际,谈谈德育个体性功能的内涵与表现

2、其他学科课程为什么应该对学生进行德育以某门具体学科为例,论述其他学科课程德育实施应把握的原则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ABDA 6~10 ACBAD

11~20点击安装“自考题库APP”查看答案

【二、简答题】

1 影响德育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可能的因素生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产生的生物学前提。人类德育的起源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生物学前提之上,但生物学前提只是意味着德育有产生的可能。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以及人类的劳动和交往则使人类德育的产生从可能变成了现实。
(二)德育产生的社会现实基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德育产生的根本动因。劳动和交往为德育起源提供了必要条件。 2 (1)根据对德育主要是发挥社会价值还是个体价值的不同回答,形成了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和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两者各有合理性,但也有各自缺陷。
(2)社会本位德育目的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德育目的,核心内容是德育要使人社会化,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3)个人本位德育目的是从学生的道德本性和需要出发确定德育目的,主要内容是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和人格尊严,充分发展个体的个性和自由权利。 3 教师在德育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需要依靠一定的条件。(1)教师发展德育能力需要掌握必要的德育知识与技能。(2)德育能力的发展还依赖于选择恰当的德育活动内容,使之与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特征相适应。(3)德育能力的发展还要求合理安排德育活动和恰当运用德育方法。 4 (一)开放性原则
(二)生活性原则
(三)创新性原则
(四)经济性原则
(五)安全性原则 5 (1)这一模式在几个方面是比较成功的:简单易行,容易被教师掌握和推广,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现实针对性;明确反对灌输,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这一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不足,受到批评:价值观上的相对主义否定了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使得学校德育陷入尴尬境地;对价值观概念的界定过于宽泛,许多问题甚至超出了道德的范畴;完全否认外部因素的作用,显得武断。

【三、论述题】

1 (1)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的品德发展客观具有的影响和作用。包括个体品德发展功能、个体智能发展功能、个体享用性功能。个体品德发展功能是德育的根本功能,智能发展功能是其副产品,享用性功能作为一种人生境界是较高层次的个体性功能。
(2)德育的个体品德发展功能指德育形成与发展个体品德的形式结构,包括个体道德认知、情感、信念、理想等;形成与发展个体品德的内容结构,使社会的道德观念、原则和规范反映在个体意识中;形成与发展个体品德的能力结构,包括对道德事物的反应能力和主观上的道德认识能力、意应能力、控制能力和决策能力等。
(3)德育的个体智能发展功能指德育支配并制约着个体智能发展的方向,促进个体创造性人格的实现,激发个体智能发展的动力和热情。
(4)德育的享用性功能指德育可以满足个体的内在精神需要,使人配享幸福生活。 2 每一门学科都蕴含着培育道德品质的内容,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都可以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学科教学作为德育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途径需要教师明确每一门学科的特殊性,发现每一门学科内容与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并且找到实现这种关联性的具体方式和程序,从而使其作为德育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也就是说,学科教学作为重要的德育资源开发途径,是通过学科内容的德育影响和学科教学组织过程的德育影响两部分来具体实现的。就教学组织这一环节而言,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正确的、合理的、严格的要求,实现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

自考题库 APP
随时随地搜题刷题学习课程
找答案微信小程序
免下载,即可体验强大的搜题神器
小程序
上学吧找答案
APP下载
上学吧题库AP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