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注册计量师是从事计量检定、校准、检验、测试等计量技术工作人员参与报考的考试,考试每年6月份举行,二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考试设《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客观题)和《计量专业实务与案例分析》(客观题)2个科目。上学吧二级注册计量师题库在汇集了考试历年真题和高质量模拟试题,希望我们的题库可以为正在备考的您助力。现在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扩展不确定度的符号是()。
A.u
B.ui
C.U
D.uc
2、期间核查实质上是核查()对测量仪器示值的影响是否有大的变化。
A.系统效应
B.随机效应
C.示值误差
D.测量不确定度
3、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计算时应考虑各输入量之间是否存在值得考虑的(),对于非线性测量模型则应考虑是否存在值得考虑的高阶项。
A.相关性
B.高阶项
C.线性
D.重复
4、测量某一量值,其结果为:10.5,10.7,10.3,求其A类标准不确定度为()。(其中n=2时,极差系数C=1.13;n=3时,极差系数C=1.69;n=4时,极差系数C=2.06。)
A.0.35
B.0.12
C.0.19
D.0.24
5、在重复性条件下,用温度计对某实验室的温度重复测量了16次,通过计算得到其分布的实验标准偏差s=0.44℃,则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是()。
A.0.44℃
B.0.11℃
C.0.88℃
D.0.22℃
6、两个或两个以上实验室之间的比对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按照(),测量同一个性能稳定的传递标准器,通过分析测量结果的量值;确定量值的一致程度。
A.国家标准的规定
B.实验室校准规范的要求
C.检定规程的规定
D.预先规定的条件
7、对检定、校准、检测结果要实施监控。监控必须()。
A.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B.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审查
C.结合所进行的工作类型和工作量采取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方法
D.由上级主管部门实施
8、检定规程是()的技术文件。
A.保证计量器具达到统一的测量不确定度
B.保证计量器具按照统一的方法,达到法定要求
C.保证计量器具达到出厂标准
D.保证计量器具达到客户要求
9、以下在证书上给出的k=2的扩展不确定度中()的表示方式是正确的。
A.U=0.00800mg
B.Ur=8×10-3
C.U=523.8μm
D.0.0000008m
10、在检定水银温度计时,温度标准装置的恒温槽示值为100℃,将被检温度计插入恒温槽后被检温度计的指示值为99℃,则被检温度计的示值误差为()。
A.+1℃
B.+1%
C.-1℃
D.-2%
11、下列说法中能正确描述测量仪器的分辨力的是()
A.数字电压表最低位数字显示变化一个字的示值差为1μV,分辨力为0.5μV
B.线纹尺的最小分度为1mm,则分辨力为0.1mm
C.衰减常数为0.1dB/cm的截止式衰减器,其刻度的最小分度为10mm,则该衰减器的分辨力为0.01dB
D.用标尺读数装置的测量仪器的分辨力为:标尺任意两个相邻标记之间最小分度值的一半
12、申请国内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单位向()递交型式批准申请书。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B.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C.当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技术机构
13、借助于一切可利用的有关信息进行科学判断,得到估计的标准偏差为()标准不确定度。
A.A类评定的
B.B类评定的
C.合成
D.扩展
14、有限次测量时,其实验标准差计算公式为()。
A.
B.
C.
D.
15、某一精密压力表的检定证书上给出其准确度等级为0.4级,则该精密压力表示值误差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A.0.28%
B.0.13%
C.0.20%
D.0.23%
16、均匀分布的标准偏差是其区间半宽度的()倍。
A.
B.
C.
D.
17、进行期间核查是为了()。
A.是为了在两次校准(或检定)之间的时间间隔期内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B.代替校准获得新的校准值
C.代替检定获得溯源的证据
D.节约外检成本
18、在比对数据尚未正式公布之前,所有与比对相关的实验室和人员()。
A.可以与其他参加实验室交流比对数据,但不得在刊物上公布
B.不得泄露本实验室参加比对的标准器的规格型号
C.不得泄露比对结果
D.不得泄露参加比对的人员情况
19、下列对重复性描述正确的是()。
A.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考核计量标准随时间漂移的能力
B.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就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C.测量结果的分散性通常比计量标准本身所引入的分散性稍小
D.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包括所用计量标准等因素以及实际被测量的随机变化
20、当比对传递标准器稳定性容易受环境,运输等影响时,为了比对结果的有效性,应选择()。
A.圆环式
B.组合式
C.星形式
D.花瓣式
21、申请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外商或其代理人向()递交申请书。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B.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C.当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技术机构
22、合成的概率分布为非正态分布时,若合成分布接近均匀分布,则p=0.95的包含因子k95为()。
A.1.65
B.1.71
C.1.65
D.
23、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测量值为:0.01mm,0.02mm,0.01mm,0.03mm。用极差法计算得到的测量重复性为()。(注:测量次数为4时,极差系数近似为2)
A.0.02mm
B.0.01mm
C.0.015mm
D.0.005mm
24、在校准证书中对测量结果在一个量程范围内的,其结果的不确定度在整个量程中差异较大,此时应()。
A.以量程中点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代表该量程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B.以函数形式或每个检定、校准点均给出测量不确定度
C.只给出量程上限点和下限点结果的不确定度
D.以量程内各测量点中不确定度最大值作为该量程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25、型式评价是()。
A.对测量仪器指定型式的一个或多个样品性能所进行的系统检查的试验
B.为批准计量器具的出口提供依据
C.为批准计量器具准予在依法管理领域使用提供证明
D.为代替产品检测以提供计量器具合格的证明
26、比对方法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首选国际建议,国际标准推荐的并已经过适当途径所确认的方法和程序,也可以采用()规定的方法和程序。
A.比对方案
B.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C.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D.比对作业指导书
27、期间核查是在两次校或检定之间,在实际工作的环境条件下,对预先选定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测量,考察测量数据的变化情况,以确认其校准状态是否继续可信。
A.测量标准
B.被校准对象
C.同一核查标准
D.计量标准
28、当测量结果与相应的标准值比较时,得到的系统误差估计值为()。
A.测量结果与真值之差
B.标准值与测量结果之差
C.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差
D.约定真值与测量结果之差
29、估计测量值x的实验标准偏差的贝塞尔公式是()。
A.
B.
C.
D.
30、用标准电阻箱检定一台电阻测量仪,被检测量仪的最大允许误差(相对误差)为±0.1%,标准电阻箱评定电阻测量仪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10-4(包含因子k为2),当标准电阻箱分别置于0.1Ω,1Ω,10Ω,100Ω,1000Ω,1MΩ时,被检表的示值分别为:0.1015Ω,0.9987Ω,10.005Ω,100.08Ω,999.5Ω,1.0016MΩ。检定员判断该测量仪检定结论为()。
A.不合格
B.合格
C.不能下不合格结论
D.不能下合格结论
二、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计量标准的使用条件是()。
A.经计量检定合格
B.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C.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
D.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2、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考核要求有()。
A.科学合理,完整齐全地配置,并能满足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
B.计量特性必须符合相应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的规定
C.量值应当定期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D.应有连续,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
3、能力验证活动包括()。
A.能力验证计划
B.实验室间比对
C.测量审核
D.能力验证
4、检测设备的期间核查核查标准可选择()。
A.若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就可用它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B.若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被测物品,也可选用一个被测物品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C.若对于被核查的检测设备来说,不存在可作为核查标准的实物量具或稳定的被测物品,则可以不进行期间核查
D.核查标准要求其提供的量值准确
5、按照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1059.1-2012中的规定,评定被测量估计值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可以有()。
A.误差合成的方法
B.概率分布传播的方法
C.按不确定度传播律计算的方法
D.用对测得值统计分析的方法
6、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主要内容至少应包括()。
A.计量性能要求
B.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C.计量器具控制
D.通用技术要求
7、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和承担的责任有()。
A.按计划要求上报比对申请表
B.按时完成比对实验并上报结果
C.对比对报告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D.处理比对数据和编写比对报告
8、下列条件中,属于计量标准必须具备的条件的有()。
A.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能满足开展计量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
B.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及设施
C.具有一定数量高级职称的计量技术人员
D.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9、使用格拉布斯准则检验以下n=5个重复观测值:1.79;1.80;1.91;1.79;1.76。下列答案中()是正确的。(注:格拉布斯准则的临界值G(0.05,5)=1.672)
A.观测值中存在异常值
B.观测值中不存在异常值
C.观测值中有一个值存在粗大误差
D.观测值中不存在有粗大误差的值
10、以下数字中()为三位有效数字。
A.0.0700
B.5×10-3
C.30.4
D.0.005
11、选择核查标准的一般原则为()。
A.核查标准应具有需核查的参数和量值,能由被核查仪器、计量基准或计量标准测量
B.核查标准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某些仪器的核查还要求核查标准具有足够的分辨力和良好的重复性,以便核查时能观察到被核查仪器及计量标准的变化
C.必要时,核查标准应可以提供指示,以便再次使用时可以重复前次核查实验时的条件
D.由于期间核查是本实验室自己进行的工作,不必送往其他实验室。因此核查标准可以不考虑便携和搬运问题
12、在评定B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时,一般可利用的信息包含()。
A.生产部门提供的技术说明文件(制造厂的技术说明书)
B.校准证书、检定证书、测试报告或其他提供的数据,准确度等级等
C.手册或某些资料给出的参考数据及其不确定度
D.规定测最方法的校准规范,检定规程或测试标准中给出的数据
13、常用的期间核查方法是:用被核查的测量设备适时地测量一个核查标准,记录核查数据,必要时画出核查曲线图,以便()。
A.证明被核查对象的状态满足规定的要求,或与期望的状态有所偏离而需要采取措施
B.使测量设备具有溯源性
C.及时发现测量仪器、计量标准出现的变化
D.使测量过程保持受控,确保测量结果的质量
14、不定期核查通常是在()情况下进行。
A.测量仪器即将用于非常重要的或非常高准确度要求的测量
B.大型测量仪器在周期检定前
C.测量仪器发生了碰撞、跌落、电压冲击等意外事件后
D.测量仪器带到现场使用返回时
15、()是《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内容。
A.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B.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C.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D.检定或校准人员
16、制定校准规范应做到()。
A.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B.适用范围应按照校准实际需要规定,力求完整
C.必须规定被校仪器的计量要求和使用的计量标准的型号
D.应充分考虑采用先进技术和为采用最新技术留有空间
17、计量标准考核的内容有()。
A.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B.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
C.社会经济效益
D.环境条件及设施
18、建立计量标准的技术准备工作包括()。
A.确定计量标准的计量性能,完成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及设施的配置
B.进行有效溯源,培训人员
C.进行重复性试验及稳定性考核,建立文件集
D.进行计量标准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9、某个计量标准中采用了标称值为1Ω的标准电阻,校准证书上说明该标准电阻在23℃时的校准值为1.000074Ω,扩展不确定度为90μΩ(k=2),在该计量标准中标准电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
A.90μΩ
B.45μΩ
C.4.5×10-6
D.4.5×10-5
20、注册计量师在检定或校准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一切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例如采取一下措施中的()是正确的。
A.在仪器使用时尽可能仔细调整
B.改变测量中的某些条件,例如测量方向、电压极性等,使两种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中的误差符号相反,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C.将测量中的某些条件适当交换,例如被测物的位置相互交换,设法使两次测量中的误差源对测量结果的作用相反,从而抵消系统误差
D.增加测量次数,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AADB 6~10 DCBBC
11~30点击安装“注册计量师题库APP”查看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D 3 ABC 4 ABC 5 BC
6~20点击安装“注册计量师题库APP”查看答案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