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前教育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考试的科目包括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心理学、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卫生学、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教育史、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等。上学吧学前教育考试题库根据热门考点,将试题精心进行了分析、整理和编辑,希望考生可以坚持刷题,学有所获。现在就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西方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是( )
A.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
B.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C.维果茨基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D.奥苏伯尔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认知观》
2、德国著名教育家()创立了第一所现代幼儿园,形成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A.桑代克
B.卢梭
C.福禄培尔
D.欧文
3、我们所进行的教育内容必须适宜幼儿当时的发展水平,符合他们本年龄的思维水平,是他们易于接受的,这是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的原则()
A.综合渗透性
B.随机教育性
C.实践参与性
D.适宜发展性
4、()是在客观认识自我情绪情感特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建立科学的情绪宣泄和控制机制,自觉克服和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
A.情绪调节
B.情绪劳动
C.情绪管理
D.情绪宣泄
5、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
A.同化模式
B.顺应模式
C.生成模式
D.启发模式
6、加涅根据学习活动的复杂性程度把学习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大类()
A.5
B.6
C.7
D.8
7、总的来说,幼儿的学习方式的发展过程是从()
A.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发展
B.单纯联合学习向中介性联合学习发展
C.经典条件反射学习向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发展
D.刺激反应学习向动作连锁学习发展
8、婴儿学习的最早方式表现为习惯化与()
A.条件反射的形成
B.模仿
C.社会化
D.观察
9、从发展过程考察儿童学习,可以把幼儿学习划分为三种方式:自然学习、非正式学习和()
A.正式学习
B.社会学习
C.观察学习
D.结构化学习
10、概念学习的基本方式包括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这种概念学习模式被称为()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相关下位学习
D.派生下位学习
11、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和()
A.例证法
B.变式法
C.守恒法
D.相关法
12、下列关于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智力技能是动作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最初依据
B.智力技能是动作技能的控制与调节者
C.在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时,既需要动作技能,又需要智力技能
D.确定某种技能是动作技能还是智力技能,取决于其活动的主要成分
13、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A.细微型动作技能与粗放型动作技能
B.连续型动作技能与断续型动作技能
C.闭合性动作技能与开放性动作技能
D.徒手型动作技能与器械型动作技能
14、在道德品质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5、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其中三水平是指()
A.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
B.模仿水平、应用水平与创新水平
C.前道德水平、道德水平与后道德水平
D.他律水平、中间水平与自律水平
16、()是指幼儿在实践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有许多体验,幼儿对这些体验经过思考后,调节自身的行为,从而获得社会性的过程
A.观察学习法
B.移情训练法
C.体验思考法
D.语言传递法
17、哥白尼“日心说”推翻传统“地心说”显示的是()
A.表现性创造
B.技术性创造
C.发明性创造
D.首创性创造
18、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19、根据指导主体的不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指导可以分为()
A.外部指导与内部指导
B.教师指导与家长指导
C.领导指导与教师指导
D.宏观指导与微观指导
20、()区域活动一般是以具体实物为对象的操作活动,其活动目标偏向于发展幼儿对客观事物及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A.学习性
B.游戏性
C.评价性
D.监控性
二、名词解释题 每小题3分,共4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自我效能感
2、知识的表征
3、社会化
4、发展适宜性教育(DAP)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CDCC 6~10 DBADA
11~20点击安装“学前教育专业自考题库APP”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题】
1 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行为活动能否导致特定结果的预期,而不是对行为将产生的结果的直接预期 2 知识的表征指知识在头脑中的表示形式和组织结构。 3 社会化是指个体获得知识、语言社会行为规则、价值观、交往技能等,从而能使个体与社会融为一体,并能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自如地行动,从一个生物的个体转变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4 发展适宜性教育(DAP)指基儿童发展水平、有助于儿童达到一定发展目标的教育实践。强调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而不是期望儿童去适应社会或教育的要求,对世界性范围内的学前教育产坐了深刻的影响。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