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管理专业基础理论,最新的公司经营与管理知识及现代化手段,具有开拓进取能力,并能胜任各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三资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在长时间内还处于争聘热点。上学吧自考工商企业管理题库紧跟时代人才市场的需求,精心收集了多套高质量试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积累到知识,成功考证。现在就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33小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生产管理中具有生产方式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先采用的()
A.物料需求计划
B.准时生产制
C.敏捷生产
D.装配流水线
2、以下选项中,属于生产与作业管理内容的是()
A.制定企业战略
B.业务流程再造
C.制定营销计划
D.实施再就业工程
3、企业生产与作业活动中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属于生产要素中的()
A.生产对象
B.生产手段
C.生产信息
D.生产资金
4、在生产管理上首创分解动作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A.泰罗
B.吉尔布雷斯夫妇
C.梅约
D.甘特
5、以下选项中,属于制造业特点的是()
A.产品无形化
B.生产与消费同步
C.产品可存储
D.质量标准难确定
6、企业生产过程中不能出现前松后紧、忽高忽低的现象,即要保证生产过程的()
A.均衡性
B.科学性
C.市场导向性
D.经济效益性
7、在产品和经营方向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增长向量要素是()
A.市场渗透
B.产品开发
C.市场开发
D.多种经营
8、产品战略、生产与作业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均属于企业的()
A.总体战略
B.经营战略
C.职能战略
D.发展战略
9、生产与作业系统定位决策的主要内容是确定生产与作业系统的()
A.生产能力
B.生产类型
C.生产规模
D.工艺装备
10、以下选项中,属于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决策内容的是()
A.生产类型
B.组织形式
C.投资方向
D.库存策略
1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产品设计和工艺方面战略决策的是()
A.生产线的规模
B.技术上的风险性
C.技术人员能力
D.工程设计形式
12、流水线上前后两个相邻加工对象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被称为流水线的()
A.批量
B.批次
C.节奏
D.节拍
13、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符号表示法中,"△"表示制品处于()
A.停留状态
B.加工状态
C.搬运状态
D.检验状态
14、某零件投产批量为4件,经过3道工序加工,单件加工时间分别为8分钟、5分钟、12分钟。在顺序移动方式下,该批零件的生产周期为()
A.70分钟
B.100分钟
C.150分钟
D.300分钟
15、某车间每天的制度工作时间为16小时,设备利用率为80%,则该车间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为()
A.6.4小时
B.12.8小时
C.16小时
D.20小时
16、与对象专业化形式相比,工艺专业化的特点是()
A.运输路线短
B.产品品种变换适应性差
C.生产周期短
D.在制品占用量多
17、从工艺过程来看,炼油生产属于()
A.流程式生产
B.加工装配式生产
C.工艺专业化生产
D.离散式生产
18、以下选项中,属于编制定员方法的是()
A.按客户要求定员
B.按成本大小定员
C.按利润多少定员
D.按劳动效率定员
19、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
A.人
B.原材料
C.设备
D.时间
20、以下选项中,属于企业长期计划的是()
A.资源能力计划
B.主生产计划
C.物料需求计划
D.生产作业计划
21、以下选项中,属于企业综合生产计划主要指标的是产品()
A.销售指标
B.利润指标
C.品种指标
D.成本指标
22、在工作地和它的出口处往返移动的看板是( )
A.移动看板
B.生产看板
C.发货看板
D.计划看板
23、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在制品定额法适用于()
A.单件生产
B.小批生产
C.中批生产
D.大量生产
24、箭线型网络图中,最迟结束时间的计算顺序是()
A.从左到右
B.从右到左
C.从上到下
D.从下到上
25、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适合采用的项目组织结构是()
A.直线式结构
B.职能式结构
C.事业部式结构
D.矩阵式结构
26、网络图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即箭线表示法和()
A.矢量表示法
B.节点表示法
C.清单表示法
D.矩阵表示法
27、库存管理的ABC分类法中,A类物资的累计品目百分数为()
A.5%-15%
B.20%-30%
C.40%-50%
D.60%-80%
28、以下选项中,属于企业实行"零库存"管理的具体方式是()
A.物料需求计划
B.敏捷制造
C.适时适量生产
D.清洁生产
29、在质量管理的旧七种工具中,用于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工具是()
A.分层法
B.统计分析表法
C.排列图法
D.因果分析图法
30、最早提出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时间是()
A.1980年
B.1982年
C.1985年
D.1990年
31、实施清洁生产一般有五个阶段,其中第四个阶段是()
A.审计阶段
B.制定方案阶段
C.实施方案阶段
D.编制清洁生产报告阶段
32、实现敏捷制造的要素是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和()
A.组织技术
B.人力资源
C.物流技术
D.研发技术
3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应采用的送货方式是()
A.小批量多频次
B.大批量多频次
C.小批量少频次
D.大批量少频次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共5小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生产手段
2、价值工程
3、37. 项目干系人
4、预防性维修方式
5、生态经济
三、简答题 每小题6分,共3小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简述组织流水线生产的优越性
2、简述库存管理ABC分析法的基本程序。
3、简述建立供应链中合作关系的驱动力。
四、计算题 每小题7分,共3小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加工车间的车床组共有车床5台,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各产品的台时定额及计划产量如下表。每台车床全年的制度工作时间为250天,车床停修率为4%,每天实行一班工作制,每班8小时。现拟以假定产品法计算车床组生产能力。要求: (1)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 (2)计算以假定产品为计算单位的生产能力
2、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250元/件,单位产品售价为300元/件。要求: (1)计算甲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 (2)当产量为12000件时,计算甲产品的生产总成本和销售收入,并说明此时的盈亏状况
3、某新设备价值25万元,假设不考虑设备的残值。现提出以下两个折旧方案:方案一:每年提取折旧费5万元;方案二:第一年提取折旧费7万元,以后每年提取的折旧费递减l万元。要求: (1)计算方案一的折旧年限; (2)计算方案二每年提取的折旧费、累计折旧费和折旧年限; (3)如果其它条件相同,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指出哪个折旧方案对企业的风险更低
五、综合应用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甲产品的生产先后经过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已知加工车间的生产周期为10天,保险期为2天;装配车间的生产周期为6天。3月份装配车间计划产量250件,月生产时间为25天。要求: (1)计算装配车间的出产提前期、投入提前期; (2)计算加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投入提前期; (3)若装配车间3月份的出产累计号为1200号,计算加工车间3月份的出产累计号及投入累计号; (4)说明累计编号法适用于何种生产类型的作业计划编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BABC 6~10 AACBD
11~33点击安装“工商管理自考APP”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 生产手段主要是指作用于生产对象,实现由投入到产出的手段,像企业中各种设备、设施、工具等,它突出影响着效率,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成本和质量等。 2 价值工程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功能、成本分析、寻求用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实现产品必要功能的有组织的活动。 3 项目干系人是指那些积极参与该项目工作的个体和组织,或者是那些由于项目的实施或项目的成功其利益会受到正面或反面影响的个体和组织。 4 为了防止设备的功能、精度降低到规定的临界值,为了降低故障率,按事先制定的计划和技术要求所进行的修理活动,称为设备的预防维修。 5 经济活动按照生态学的规律运作,让能源和物质在经济活动中循环流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资源得到最充分和最持久的利用,并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三、简答题】
1 (1)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2)生产节奏性强。(3)生产过程封闭性强。(4)流水线上各工序之间生产能力可相对控制。(5)从流水线生产具备的优越性看出,流水线生产能满足市场对产品大批量需求,使产品成本低、效率高、供应快,而流水线生产本身又有利于管理,形成了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企业进步的优势 2 ABC分析法的基本程序第一,开展分析。这是“区分主次”的过程,它包括4个步骤:第一步,收集数据。第二步,计算整理。第三步,列出ABC分析表。ABC分析表栏目构成如下:第一栏物品名称;第二栏品目数累计,即每一种物品皆为一个品目数,品目数累计实际就是序号。第三栏品目数累计百分数,即累计品目数对总品目数的百分比;第四栏物品单价;第五栏平均库存;第六栏是第四栏乘以第五栏平均库存,为各种物品平均资金占用额;第七栏为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第八栏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第九栏为分类结果。第四步,绘制ABC分析图。以累积因素百分数为横坐标,累计主要特征值百分数为纵坐标,按ABC分析表所列示的对应关系,在坐标图上取点,并联结各点成曲线,即绘制ABC分析图。第二,实施对策。 3 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是市场发展和企业自身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伙伴关系的形成有很多因素,最为主要的有以下三个驱动力(1)核心竞争力(2)顾客期望的变化(3)外包战略的需要
【四、计算题】
1 (1)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该产品台时定额×该产品产量占假定产品总产量的百分比)甲10*60%=6乙30*20%=6丁20*20%=4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6+6+4-14(2)以假定产品为标准的生产能力=设备台时×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假定产品台时定额=5*(250*8)(1-4%)/(6+6+4)=685.7 2 (1)Tr=F+VxQ,300*Q=1000000+250*QQ=20000(件)(2)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1000000+12000*250=4000000(元)销售收入=售价*数量=300*12000=3600000(元)总成本>销售收入所以处于亏损状态 3 (1)折旧年限=设备价值/每年提取的折旧费=25/5=5(年)(2)第一年7万第二年6万第三年5万第四年4万第五年3万累计折旧费25万折旧年限5年(3)方案一
【五、综合应用】
1 (1)装配投入提前期=生产周期=6天装配出产提前期=0天(2)加工投入提前期=加工生产周期+加工保险期+装配生产周期=10+2+6=18天加工出产提前期=加工保险期+装配生产周期=2+6-8天(3)M出=M后出+T出×N后M投=M后出+T投×N后式中:M出——某车间、工艺阶段的出产累计数。M后出——最后车间、工艺阶段的出产累计数T出——某车间、工艺阶段出产提前期N后——最后车间、工艺阶段平均日产量M投—某车间、工艺阶段投入累计数T投—某车间、工艺阶段投入提前期M出=1200+8*(250/25)=1280M投=1200*18*(250/25)=1380(4)适用于成批生产类型品种较多、产量多少不一,需要间断或连续的分批生产。与大批量生产比较,衔接问题突出、比较复杂,编制方法使用累计编号法或称提前期法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