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试卷> 学历类> 统招专升本> 语文> 2011年统招专升本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1年统招专升本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来源: 上学吧统招专升本题库发布时间:2022-09-29

统招专升本考试属于省级统一招生标准选拔性考试,考试选拔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的高职高专(专科)应届毕业生。各省普通专升本政策稍有不同,以当年各省教育考试院或教育厅公布的政策为主。专升本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考试科目和专业课考试科目,需要花费相应的时间备考。上学吧统招专升本题库针对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进行了精心的整理,希望可以帮助考生高效率备考。现在就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10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诗句“凤凰山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作者是____。

2、诗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作者是____。

3、《骆驼祥子》是____的代表作

4、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诗人是____。

5、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作家是韩愈和____

6、吴荪甫是茅盾长篇小说《____》的主人公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的作品是____。

8、我国第一部由私人撰写的编年体史书是____

9、苏轼《水调歌头》词:“____,千里共婵娟。”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A.《十五从军征》

B.《陌上桑》

C.《孔雀东南飞》

D.《羽林郎》

2、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于杜甫的()

A.《登高》

B.《春望》

C.《蜀相》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下面哪部作品()

A.《春秋》

B.《左传》

C.《战国策》

D.《论语》

4、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这种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哈姆莱特的思想性格具有丰富的内涵

B.说明观众的鉴赏水平参差不齐

C.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

D.这正是戏剧通过冲突塑造典型性格的艺术特色的表现

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最富文采、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散文的成熟著作是()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史记》

6、《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施耐庵

C.曹雪芹

D.蒲松龄

7、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于()

A.《诗经·桃夭》

B.《诗经·子衿》

C.《诗经·关雎》

D.《诗经·蒹葭》

8、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与王维齐名并称的著名诗人是()

A.王昌龄

B.岑参

C.孟浩然

D.高适

9、孙行者这一形象出自于()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聊斋志异》

10、王实甫的代表戏剧是()

A.《牡丹亭》

B.《桃花扇》

C.《西厢记》

D.《窦娥冤》

三、词语解释题 每小题1分,共10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诎指:

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

3、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4、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5、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6、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是以:

7、寡人将谁朝而可?

8、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敝:

9、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0、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与:

四、翻译题 每小题2分,共5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固亲。(《管晏列传》)

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3、无乃尔是过欤?夫颛,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5、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

五、阅读理解题 每小题4分,共8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戴望舒由《雨巷》而赢得的雅称是什么?

2、诗中主要写了哪两种意象?分析这两个主要的意象。

3、《雨巷》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结合作品对此进行简要论述。

4、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郑庄公隐藏着什么用心?

5、共叔段和郑庄公的矛盾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政治现象?

6、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一形象的?

7、阅读茅盾先生的《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面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很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了,屋椽子像瘦人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是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8、分析“屋椽子像瘦人肋骨”这一比喻的深层含义。

六、写作题 每小题28分,共1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要求: (1)以“学历与能力”为题目。 (2)写成议论文。 (3)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李白 2 曹操 3 老舍 4 闻一多 5 柳宗元

6~9点击安装“APP”查看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5 CBDBA 6~10 DACC

【三、词语解释题】

1 委屈自己的旨意 2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3 私下里 4 使……来、招徕 5 应该,应当

6~10点击安装“APP”查看答案

【四、翻译题】

1 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统治者的作为合乎礼节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 2 现在却抛弃百姓来帮助敌国,拒绝人才而让他们去成就其他诸侯的功业,使得天下的士子后退而不敢向西,停步不进秦国,这就是所说的“帮助盗贼武器并且赠送给他们粮食”啊。 3 这恐怕要责怪你吧?颛臾,先王曾经任命他(的国君)主管祭祀蒙山,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4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件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件愉快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 5 姜氏有什么满足的?不如趁早给她安排个去处,不让她的势力滋长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

【五、阅读理解题】

1 “雨巷诗人” 2 主要写了丁香和雨巷两个意象。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 3 象征。诗中“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象征当时社会现实的沉闷压抑,“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则象征作者那朦胧美好又难以追求到的纯洁理想。 4 庄公的用心是:明知共叔段的野心,却纵其欲,养其恶,以使他一步一步走上叛逆的道路,然后一举除之。 5 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的残酷。

6~8点击安装“APP”查看答案

【六、写作题】

1 略。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

上学吧找答案 APP
随时随地搜题刷题学习课程
找答案微信小程序
免下载,即可体验强大的搜题神器
小程序
上学吧找答案
APP下载
上学吧题库AP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