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试卷> 学历类> 自考专业(学前教育)> 学前心理学> 2019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来源: 上学吧自考专业(学前教育)题库发布时间:2022-03-24

自考学前教育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考试的科目包括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心理学、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卫生学、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教育史、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等。上学吧学前教育考试题库根据热门考点,将试题精心进行了分析、整理和编辑,希望考生可以坚持刷题,学有所获。现在就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是

A.0-1岁

B.1-3岁

C.3-6岁

D.0-6岁

2、“看到”、“听到”、“想象”、“思考”“记忆”是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

C.个性心理

D.心理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

4、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A.关键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最佳期

5、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A.缩小

B.扩大

C.不变

D.不确定

6、幼儿有意注意开始萌芽的年龄是

A.出生

B.1岁

C.2岁

D.3岁

7、新生儿的最佳视距是

A.20cm

B.30cm

C.40cm

D.50cm

8、新生儿的听觉偏好是

A.爱听柔和的声音

B.就人声和物声而言,趋向物声

C.就声音音调来讲,趋向于低音调

D.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

9、幼儿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在

A.0-1岁

B.1-2岁

C.2-3岁

D.3-4岁

10、把记忆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的环节是

A.再认

B.再现

C.保持

D.识记

11、在学前儿童的想象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2、下列选项中,从哪个角度来说,学前儿童的想象具有再造性

A.想象发生

B.想象过程

C.想象目的

D.想象内容

13、儿童对空间概念的学习中,最难掌握的是

A.上下

B.前后

C.左右

D.中间

14、关于幼儿对时间概念的掌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未来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当日的认识水平

B.对未来认识的发展水平低于对过去的认识水平

C.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低于对当日时序的认识

D.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高于对当日时序的认识

15、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是一种

A.自然现象

B.交流活动

C.社会现象

D.言语过程

16、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特点是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

D.新生儿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17、一个发育正常的儿童,在同龄孩子都能独立走路时,他必须拉着成人的手才能走路。其实质是缺乏独立行走的

A.兴趣

B.需要

C.目的性

D.有意性

18、婴儿刚出生就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的差异主要是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

C.性格特点

D.气质类型

19、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

A.认知

B.移情

C.态度

D.觉悟

20、“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是

A.家庭教育

B.生理成熟

C.家庭条件

D.文化环境

二、简答题 每小题6分,共4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儿童动作发展有哪些规律?

2、专制型亲子关系的表现及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4、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怎样?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考生任选2题作答,全答按前2小题计分。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如何根据遗忘的规律科学组织复习?

2、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3、结合实际,说明儿童动机和目的关系的变化。

四、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案例: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心急如焚地来找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招呼她坐下,她迫不急待地对医生说:“医生,我孩子今年四岁半了,近来表现一反常态:前几天我的一个女同学来我家玩,问他‘爸爸喜欢你还是妈妈喜欢你? ’他说‘爸爸喜欢你’,弄得这位朋友满脸尴尬。”“昨天在公园里玩滑梯,我让他回家,他却说‘让我替小狗狗玩一次’,……唉,这个熊孩子这么小就……,真急死人啦!”心理医生说:“不必着急,这不是小孩子的问题,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这位年轻妈妈顿时开朗许多。 根据案例,回答如下问题: (1)“年轻妈妈”从紧张到开朗说明什么?(8分) (2)案例中反映的情况说明孩子什么?(8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AACA 6~10 CAADC

11~20点击安装“学前教育专业自考题库APP”查看答案

【二、简答题】

1 儿童动作发展规律有:(1)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的,以后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2)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3)近远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4)大小规律;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5)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 2 专制型亲子关系的表现及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在专制型亲子关系中,父母给孩子的温暖、培养、慈祥、同情较少,对孩子的干预和禁止过多,对子女的态度简单粗暴,甚至不通情理,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不予满足,不支持子女的爱好兴趣,更不允许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规定有不同的表示。这类家庭中培养的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以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3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4 其趋势是:(1)语音知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2)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三、论述题】

1 (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多种感官综合运用。(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恢复(回涨)现象。 2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4)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 根据动机与目的关系之不同,可把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往往是一致的;学习和劳动生活的出现,主要是间接动机。幼儿行动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所发生的变化,是从直接动机为主向间接动机为主的方向发展。当儿童正式入学以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在严肃的学习过程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间接的,学习是目的,是行动的预期结果。但是学生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的动机是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在人的劳动实践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都是间接的。幼儿期是动机和目的关系开始出现间接化的时期。

【四、案例分析题】

1 (1)听了生理医生的话,“年轻妈妈”从紧张到开朗说明:①幼儿期心理变化迅速。幼儿期身体和心理处于快速发展变化阶段,家长不能用静态的眼光去审视幼儿,而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幼儿;②心理学常识急需普及。家长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学发展方面的知识,比如听家庭幼教知识讲座,学习先进的幼教理念、科学育儿知识等。知识的获得不仅可以纠正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提高充实家长的保教知识,同时还能够更好的帮助家长发现儿童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辅导,进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2)材料中反映的情况说明:①让客人尴尬说明:孩子在言语发展过程中尚不能把人称代词区分开,说明幼儿对代词词义的理解还不够确切。②“替小狗玩一次”说明孩子在模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具有创造性。幼儿期是儿童创造力的萌芽时期。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表现在其动作、言语、感知觉、想象、思维及个性特征等各方面的发展中。创造想象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最主要成分。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同其他心理领域的发展一样,也是随着能力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

学前教育专业自考题库 APP
随时随地搜题刷题学习课程
找答案微信小程序
免下载,即可体验强大的搜题神器
小程序
上学吧找答案
APP下载
上学吧题库AP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