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职业道德、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急需人才,满足中小学校以及相关单位在教育或行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人才的需求,培养掌握宽厚理论基础和前沿专业技能、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上学吧小学教育自考题库立足基础知识点,并将重难点进行了合理分析和编辑,希望可以帮助到考生。现在就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心理学家是()
A.乌申斯基
B.维果茨基
C.巴甫洛夫
D.彼得洛夫斯基
2、研究学生心理是为了更好教育学生,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这体现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做的“意向对保持学习材料的影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调查法
4、托尔曼认为,学习是头脑中形成的()
A.模式
B.神经联系
C.认知地图
D.神经痕迹
5、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狗学会对声音信号作出分泌唾液的反应属于()
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辨别学习
6、“我去年游览了世博园”,这句话表明存在()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工作记忆
7、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认知的动机、附属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D.一般学习动机和具体学习动机
8、小学生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9、学习汉语拼音对部分英语字母语音的学习常常发生干扰,这种心理现象称为()
A.纵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10、小学生在学习中利用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等方式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建构所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11、认为问题解决是通过一次次盲目尝试,不断出现错误,最终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这一理论是()
A.试误说
B.顿悟说
C.信息加工理论
D.建构理论
12、把思考的事物或问题比拟为较为熟悉的事物,借助熟悉事物的启发解决问题。根据戴维斯和豪特曼的观点,这种训练方法是()
A.脑力激励法
B.比拟法
C.局部改变法
D.清单法
1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A.直觉的道德感
B.想象性的道德感
C.伦理性的道德感
D.美感
14、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下列关于5-8岁儿童道德认知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服从规则
B.不赞成严惩
C.单方面尊重权威
D.从行为的物质后果判断是非
15、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听了“海因茨偷药”故事后,若儿童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单从情感或法律出发去行动,而应该考虑按照一个理念上公正的人在这一情况下所该做的那样去行动”该儿童处于()
A.工具性的享乐主义阶段
B.“好孩子”定向阶段
C.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D.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
16、个体在群体活动中活动增质增量的倾向称为()
A.去个性化
B.从众现象
C.社会助长作用
D.社会抑制作用
17、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或使群体成员愿意留在群体内的力量是()
A.心理气氛
B.移情能力
C.竞争力
D.内聚力
18、某学生热爱集体,对他人热情,学习上勤奋刻苦,谦虚而又自信。该学生的这些特征属于()
A.性格
B.能力
C.情感
D.气质
19、有的学生吵架,总说是对方先动手;有的学生自己为人自私,却说人们都是虚伪的这种心理防卫机制是()
A.合理化
B.投射
C.否认
D.反向作用
20、个体处在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之中,必须接受一个,才能避开另外一个。这时个体所产生的动机冲突是()
A.双避式
B.趋避式
C.双重趋避式
D.双趋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CBCA 6~10 CDBDB
11~20点击安装“小学教育自考题库APP”查看答案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