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招专升本考试属于省级统一招生标准选拔性考试,考试选拔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的高职高专(专科)应届毕业生。各省普通专升本政策稍有不同,以当年各省教育考试院或教育厅公布的政策为主。专升本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考试科目和专业课考试科目,需要花费相应的时间备考。上学吧统招专升本题库针对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进行了精心的整理,希望可以帮助考生高效率备考。现在就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论语的体例?()
A.语录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国别体
2、《赵威后问齐使》一文选自()
A.《左传》
B.《汉书》
C.《孟子》
D.《战国策》
3、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哪篇文章?()
A.秋水
B.季氏将伐颛臾
C.论语
D.寡人之于国也
4、哪个是秦代的作家?()
A.左丘名
B.李斯
C.屈原
D.刘向
5、汉代产生的文学体裁是()
A.诗
B.词
C.曲
D.赋
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A.国语
B.史记
C.汉书
D.左传
7、谁的作品风格是沉郁顿挫?()
A.白居易
B.苏轼
C.杜甫
D.李白
8、春江花月夜围绕的主题景物是()
A.明月
B.江水
C.落花
D.秋雨
9、号"香山居士"的诗人是()
A.李白
B.高适
C.白居易
D.苏轼
10、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首()
A.律诗
B.乐府旧题
C.乐府诗
D.绝句
11、主张∶"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文学家是?()
A.柳永
B.欧阳修
C.韩愈
D.陆游
12、李清照的词集是()
A.《漱玉词》
B.《乐章集》
C.《南唐二主词》
D.《东坡乐府》
13、《长亭送别》一折中的主角()
A.崔莺莺
B.红娘
C.老夫人
D.张生
14、贾政一人物形象出自()
A.《石崇与王恺争豪》
B.《风波》
C.《宝玉挨打》
D.《断魂枪》
15、《废墟》的作者是()
A.朱光潜
B.余秋雨
C.钱钟书
D.艾青
16、《听听那冷雨》表达的思想感情()
A.父爱
B.母爱
C.友情
D.乡愁
17、《苦恼》中倾听姚纳诉说的是()
A.老爷
B.军官
C.小母马
D.米龙老爹
18、《风波》中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九斤老太
B.七斤
C.七斤嫂
D.赵七爷
19、证明论据与论点之间逻辑关系的过程和推理方式()
A.论点
B.论证
C.论题
D.论据
20、下列句子中"其"作代词的是()
A.其是之谓乎?
B.其谁曰不然?
C.其李将军之谓也。
D.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二、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12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客从远方来,____
2、____,悠悠我心。
3、____,而无车马喧
4、空山新雨后,____
5、____,玉箸应啼别离后。
6、蓬莱文章建安骨,____
7、____,白帝城高急暮砧。
8、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
9、想佳人,妆楼颙望,____。
10、雁过也,正伤心、____。
11、____,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2、____,厩马肥死弓断弦
三、词语解释题 每小题1分,共12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子∶
2、首身离兮心不惩 首∶
3、吾未尝以自多者 自多∶
4、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
5、斧斤以时入山林 斤:
6、窃以为过矣。
过
7、中石没镞 没:
8、天子以生人付理 生人:
9、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
10、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将来:
11、安得不工哉?
工
12、婴宁亦无姑家 姑家:
四、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2、《世说新语》记载了自汉至晋上层士族人物的轶事言谈,开后市笔记小说之声.
3、《前赤壁赋》是一篇律赋。
4、《炉中煤》是郭沫若在欧洲留学时写的一首托物言志的抒情诗。
5、《故都的秋》写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6、环境是小说人物活动的舞台和事件发生的场所。
7、戴望舒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现代诗派"代表诗人。
8、小说《米龙老爹》的作者是契诃夫。
9、"买灶糖老汉"是小说《百合花》中的人物。
10、蔡元培在《北大月刊·发刊词》中提出了"兼容并收"的文学主张。
五、简析题 每小题3分,共12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因为听祖父说起女学生是怎样的人物,到后萧萧独自笑得特别久。笑够了时,她说."祖爹,明天有女学生过路,你喊我,我要看看。"你看,她们捉你去作丫头。""我不怕她们。""她们读洋书念经你也不怕?""念观音菩萨消灾经,念紧箍咒,我都不怕。""她们咬人,和做官的一样,专吃乡下人,吃人骨头渣渣也不吐,你不怕?"萧萧肯定的回答说∶"也不怕。"可是这时节萧萧手上所抱的丈夫,不知为什么,在睡梦中哭了,媳妇于是用作母亲的声势,半哄半吓说∶"弟弟,弟弟,不许哭,不许哭,女学生咬人来了。"丈夫还仍然哭着,得抱起各处走走。萧萧抱着丈夫离开了祖父,祖父同人说另外一样古话去了。萧萧从此以后心中有个"女学生"。做梦也便常常梦到女学生,且梦到同这些人并排走路。仿佛也坐过那种自己会走路的匣子,她又觉得这匣子并不比自己跑路更快。在梦中那匣子的形体同谷仓差不多,里面有小小灰色老鼠,眼珠子红红的,各处乱跑,有时钻到门缝里去,把个小尾巴露在外边。因为有这样一段经过,祖父从此喊萧萧不喊"小丫头",不喊"萧萧",却唤作"女学生"。在不经意中萧萧答应得很好。这时经祖父一为说明,听过这番话。这段文字"女学生"有何寓意?
2、塑造萧萧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3、刻画了萧萧什么性格特征?
4、老头子常比少年人可笑,就因为老头子不如少年人灵变活动,只是一串僵化的习惯。幽默不能提倡,也是为此。一经提倡,自然流露的弄成模仿的,变化不拘的弄成刻板的。这种幽默本身就是幽默的资料,这种笑本身就可笑。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冷然微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也许要在几百年后、几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和他隔着时间空间的河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假如一大批人,嘻开了嘴,放宽了嗓子,约齐了时刻,成群结党大笑,那只能算下等游艺场里的滑稽大会串。《说笑》,语文教材,幽默不能提倡那段。 这段文字论点是什么?
5、作者认为真有幽默的人有何特点?
6、这段文字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7、《祭十二郎文》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这段文字中"吾"、"汝"分别指谁?
8、这段文字主要按什么顺序叙述?
9、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0、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这节叙写最多是什么季节?
11、"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裘寒谁与共"。有何深意?
12、写出"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两句中押韵的字?
六、写作题 每小题60分,共1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材料一∶人类生命等级之所以高于地球上其他生灵,就在于能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达芬奇说∶"度过有意义的一天,则带来香甜之睡眠;度过有意义之一生,则带来幸福之长眠。"人应该有这样的生命信念和生命追求。 材料二∶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 《吕氏春秋》 请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DDBD 6~10 BCACB
11~20点击安装“APP”查看答案
【二、填空题】
1 遗我双鲤鱼 2 青青子衿 3 结庐在人境 4 天气晚来秋 5 铁衣远戍辛勤久
6~12点击安装“APP”查看答案
【三、词语解释题】
1 子∶指氓 2 首∶头 3 自多∶自我夸耀 4 苟:如果 5 斤:斧头的一种
6~12点击安装“APP”查看答案
【四、判断题】
1 对 2 对 3 错 4 错 5 对
6~10点击安装“APP”查看答案
【五、简析题】
1 给小说一个时代背景,同时暗示着一种对于制度的自觉反省与反抗的力量,代表着现代文明开始渗入,与封闭的乡村生活形成对比。 2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 蒙昧无知,渴望自由和幸福。 4 幽默不能提倡。 5 真正的幽默是别有会心的、发自内心真诚的笑;真正的幽默具有感染力,能让别人跟着笑。
6~12点击安装“APP”查看答案
【六、写作题】
1 略。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