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前教育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考试的科目包括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心理学、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卫生学、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教育史、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等。上学吧学前教育考试题库根据热门考点,将试题精心进行了分析、整理和编辑,希望考生可以坚持刷题,学有所获。现在就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有关音乐功能的阐述正确的是()
A.音乐的社会功能是音乐的政治功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B.音乐的教育功能是音乐的社会功能中发展较迟的功能
C.音乐具有促进社会交往、娱乐身心的功能,但不具备商品的功能
D.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的社会功能正不断地丰富和扩大
2、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A.引导创作法
B.首调视唱法
C.体态律动法
D.母亲参与法
3、身体力行地深入民间采集山歌、小调,创作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教育歌曲如《锄头舞歌》的教育家是()
A.康有为
B.蔡元培
C.陶行知
D.陈鹤琴
4、在良好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舒适的空间位置;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自己选择表演作品和表演方式。这说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具有()
A.审美性的特点
B.游戏性的特点
C.综合性的特点
D.整体性的特点
5、如果某教师能够敏锐地识别何种音乐适合何种年龄的幼儿,并能觉察音乐作品内含的各种教育价值,那么该教师便具备了()
A.鉴赏、分析音乐的能力
B.音乐表现能力
C.音乐感受能力
D.音乐创造能力
6、在提出和撰写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系列化原则中,侧重强调不同活动中同一种能力在要求上的循序渐进属于()
A.能力目标系列化
B.材料目标系列化
C.内容目标系列化
D.过程目标系列化
7、一般来讲,5~6岁幼儿的合适音域为()
A.e1-g1
B.d1-b1
C.d1-a1
D.d1-c1
8、在歌唱活动中,一个声部用哼鸣的方式演唱旋律,另一个声部按相同节奏朗诵歌词,此演唱形式属于()
A.领唱齐唱
B.轮唱
C.合唱
D.对唱
9、幼儿一边走小碎步一边开汽车,这种动作属于()
A.单纯的连续移动动作
B.联合的简单复合动作
C.联合的简单单纯动作
D.复合的非连续移动动作
10、对于小班律动《小鱼游》来说,最适合的韵律活动导入方法是()
A.观察导入法
B.回忆导入法
C.基本动作练习导入法
D.队形学习导入法
11、不同的韵律活动教学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其中比较单纯的律动模仿动作教学设计可以采用()
A.先省略细节,从感知舞蹈的大体轮廓人手,再逐步细致化的“完整累进”的方案
B.先观察或先回忆真实事物,再即兴创编的方案
C.先采用简单身体动作感知音乐的性质和结构,再学习动作和动作结构的方案
D.先放慢速度“边示范、边讲解、边练习”,再逐步增加连贯性和速度的方案
12、3~4岁儿童可以选用的打击乐器之一是()
A.沙球
B.双响筒
C.三角铁
D.吊钹
13、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小班幼儿最适宜的空间安排应该是()
A.满天星形
B.双马蹄形
C.品字形
D.半圆形
14、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幼儿体验打击乐器演奏的舒适性和有效性,教师在应用指挥的方法时须特别注意()
A.应学会在声部转换的同时将自己的头部和目光转向下一个将要演奏的声部
B.应使用击画节拍的方法进行指挥,不能使用击打节奏型法
C.应使用一些装饰性比较强的指挥动作,使幼儿轻松地领会
D.在组织建立声部时,尽量使用手势和眼神,减少语言指示
15、在音乐欣赏中,“感知、记忆、理解优秀音乐作品的形式及内容的能力”属于幼儿的()
A.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B.艺术思维能力
C.自我情感调控的能力
D.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16、有关发展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描述错误的是()
A.应尽力为幼儿选择公认的最好的音乐作品和音乐音响
B.应让幼儿有机会利用更多的感知觉通道进行音乐的感知
C.应重视让幼儿单纯地运用倾听的方式感知音乐
D.应让幼儿有更多机会使用不同的符号体系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
17、反馈是幼儿园集体音乐教育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语言指导方法。教师对小班幼儿的反馈语言一般采用()
A.“他刚才……”
B.“你刚才……”
C.“你打算……”
D.“他打算……”
18、某教师组织中班幼儿跳双圈集体舞《美丽的金鱼》。在该舞蹈中,需要幼儿明确自己所在的位置(内圈或外圈),并且需要幼儿没有负担地在舞蹈过程中区分左右方向。这时,教师所选的身体装饰物最好应该是()
A.内外圈幼儿分别戴上红、黄两色金鱼形象的头饰
B.内外圈幼儿分别戴上红、黄两色金鱼形象的胸饰
C.内外圈幼儿分别戴上红、黄两色金鱼形象的臂饰
D.内外圈幼儿分别在右手腕上套上象征鱼鳍的红、黄两色花环
19、为了满足儿童对接纳的需要,教师应注意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随时用目光注视、空间接近、身体接触的方式来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并不失时机地向幼儿个体或群体提供积极正面的反馈。这种心理调节方法属于()
A.教师因素的调节
B.幼儿因素的调节
C.材料因素的调节
D.程序因素的调节
20、在现今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发展幼儿有目的的行为的重要教育技术是()
A.观察
B.反馈
C.鼓励
D.角色的进入和退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ACBA 6~10 ADCBA
11~20点击安装“学前教育专业自考题库APP”查看答案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