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招专升本考试属于省级统一招生标准选拔性考试,考试选拔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的高职高专(专科)应届毕业生。各省普通专升本政策稍有不同,以当年各省教育考试院或教育厅公布的政策为主。专升本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考试科目和专业课考试科目,需要花费相应的时间备考。上学吧统招专升本题库针对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进行了精心的整理,希望可以帮助考生高效率备考。现在就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下列著作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是()
A.《庄子》
B.《墨子》《战国策》
C.《论语》
D.《孟子》
2、《左传》的体例是()
A.编年体
B.语录体
C.纪传体
D.国别体
3、《氓》选自()
A.《诗经·国风》
B.《诗经·大雅》
C.《诗经·小雅》
D.《诗经·颂文》
4、下列诗人中“弃官归田”的是()
A.曹操
B.王粲
C.曹植
D.陶渊明
5、《石崇与王恺争豪》中具有飞扬跋扈性格的人物是()
A.石崇
B.王恺
C.刘义庆
D.司马炎
6、下列作品集属于杜甫的是()
A.《杜少陵集》
B.《王右丞集》
C.《白氏长庆集》
D.《柳河东集》
7、诗歌风格属于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白
D.王昌龄
8、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是()
A.孟浩然
B.高适
C.柳宗元
D.张若虚
9、《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苏轼与文与可的关系是()
A.叔侄
B.父子
C.表兄弟
D.舅甥
10、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A.柳永
B.李清照
C.周邦彦
D.陆游
11、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号是()
A.稼轩
B.醉翁
C.放翁
D.东篱
12、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C.《风波》
D.《灯下漫笔》
13、《发刊词》的作者是()
A.钱钟书
B.余秋雨
C.朱光潜
D.蔡元培
14、下列散文中出现“长宜子孙”一语的是()
A.《故都的秋》
B.《爱尔克的灯光》
C.《拣麦穗》
D.《废墟》
15、《我与地坛》重点抒写的是()
A.父爱
B.母爱
C.友情
D.乡情
16、《论学问》的作者是()
A.培根
B.莫泊桑
C.契诃夫
D.艾青
17、《祭十二郎文》是一篇()
A.史论
B.祭文
C.随笔
D.文论
18、“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中的“我”指的是()
A.马伶
B.李伶
C.严相国
D.侯方域
19、近体诗包括“绝句”和()
A.楚辞体
B.乐府体
C.律诗
D.歌行体
20、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是()
A.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何以至今不业也?
二、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12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曹操《短歌行》(其一):周公吐哺,____
2、陶渊明《饮酒》(其五):____,心远地自偏
3、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____。
4、高适《燕歌行》:____,征人蓟北空回首
5、李白《行路难》(其一):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
6、杜甫《秋兴八首》(其一):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7、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
8、李煜《浪淘沙》:梦里不知身是客,____。
9、柳永《八声甘州》:是处红衰翠减,____
10、李清照《声声慢》: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1、陆游《关山月》:____,将军不战空临边。
12、王实甫《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
三、词语解释题 每小题1分,共12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河东凶亦然。 凶:
2、乃知尔丑。 丑:
3、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生:
4、此恨绵绵无绝期。 恨:
5、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却
6、爱其母,施及庄公。
施
7、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成
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
9、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
10、哭声直上干云霄。
11、凌余阵兮躐余行。
凌
12、未尝以色待物。
色
四、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秋水》虚构了一个河神和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
2、《短歌行》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3、《山居秋暝》是一首乐府旧题诗。()
4、诗句“将登太行雪满山”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5、《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
6、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情节和环境。()
7、《聊斋志异》是清代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8、《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
9、《拣麦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10、舒婷是新时期朦胧诗派的著名诗人。()
五、简析题 每小题3分,共12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这段文字中的“老头儿”指的是谁?
2、这段文字塑造人物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3、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这段文字中的“那片土”指的是什么?
5、这段文字在用词上有何特点?
6、这段文字借赞美汉字抒发了什么情感?
7、这段文字中的论点是哪句话?
8、这段文字主要使用了什么类型的论据?
9、这段文字是用什么方法展开论证的?
10、词中抒写了作者对“春”的哪几种情感?
11、词中哪几句写了暮春的衰残景象?
12、结合全词看,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抒情的?
六、写作题 每小题60分,共1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材料一 你看它们行进的步伐:慢,不错,但谁及它们稳重?它们两对触角作先锋探路,遇物必缩。你说它们畏这畏那么?非也。它们其实是步步为营,却又锲而不舍。缩,是的,但绝非一缩永缩,而是缩后必伸。壳内坚定的信念只有一个:再探头舒颈时,外边世界又是一番新意了,至少所呼吸的空气已经不是半分钟前的那一股旧流。它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即使遇阻遇挫,还是一分分、一寸寸地用力爬,此路不通则彼,彼路不通则此,哪里像我们人类中的一类,失败了就骂、就哭、就生气、就怨天、就怨人、就寻死! (节选自梁锡华《漫语慢蜗牛》) 材料二 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是故人也者,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一家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全世界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世界必毁。 (节选自梁启超《呵旁观者文》) 请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AADA 6~10 ACBCD
11~20点击安装“APP”查看答案
【二、填空题】
1 天下归心 2 问君何能尔 3 王孙自可留 4 少妇城南欲断肠 5 拔剑四顾心茫然
6~12点击安装“APP”查看答案
【三、词语解释题】
1 凶:灾荒,饥荒 2 丑:鄙陋 3 生:活着 4 恨:遗憾 5 却:拒绝
6~12点击安装“APP”查看答案
【四、判断题】
1 对 2 对 3 错 4 错 5 对
6~10点击安装“APP”查看答案
【五、简析题】
1 指的是孙老者。 2 语言描写、肖像描写。 3 比喻。材料题阅读《听听那冷雨》的文字: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4 指的是祖国大陆。 5 大量运用叠词,语言节奏感强,声韵优美。
6~12点击安装“APP”查看答案
【六、写作题】
1 【佳作展台】阳光总在风雨后打开记忆的闸门,人类发展的轨迹宛如幻灯片一样从我面前闪过……一个落魄的帝王,赶着破旧的马车,眼望着自己的妻子被人当作奴隶使唤,听着不堪入耳的辱骂,口中还残留着苦涩的胆汁,但他没有忘记心中宏伟的蓝图。他成功地让史册上多了一位体察民心的明君……一间破败的草屋,遍地覆盖着竹片,上面可以清晰地看见密密麻麻的计算,在这么简陋的条件下,圆周率被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一位科学家拿着无数的细线,在电上试触着,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地做实验,在重复了几千次之后,一个叫作灯的发明把地球变成了耀眼璀璨的不夜之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阳光总在风雨后,请坚信你的梦!从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中,我们仿佛也看见了贵族家庭急剧败落的变化。在文字狱盛行时期,想要完成一部传世著作,这种困难是无法想象的。写作中稍有不慎,便会触及统治阶级,轻则流放充军,重则株连九族!尽管穷困潦倒,备受欺凌,但他仍坚持着自己的梦;尽管没有得到什么物质财富,但他仍感到深深的满足和幸福。后人对《红楼梦》的赞颂也是他应有的荣誉。阳光总在风雨后,请忘记你的痛!以平静的心态面对遇到的挫折,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也许会让你不小心又打翻一杯牛奶。覆水难收,从挫折中吸取了教训后,就把它忘了吧。永远背着失败的包袱,只会停滞不前,生活是一条长长的跑道,需要你一直轻装跑到终点。花通过自身的艰苦奋斗,因而开得更加明艳、芬芳;彩虹经历了暴风雨的洗礼,因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伟人付出了辛酸的泪和痛,因而人生与众不同。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成功只比失败多一次,跌倒了,爬起来,跌倒了,爬起来……当第n次跌倒的时候,你只要坚持一下,第n+1次便是爬起来了。要知道锋利的宝剑需要心血与烈火的淬炼,绚丽的彩虹在狂风暴雨后才会出现。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