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职业道德、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急需人才,满足中小学校以及相关单位在教育或行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人才的需求,培养掌握宽厚理论基础和前沿专业技能、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上学吧小学教育自考题库立足基础知识点,并将重难点进行了合理分析和编辑,希望可以帮助到考生。现在就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个体的心理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比如感知能力最先发展,其次是运动、言语等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最晚。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说出十个国家首都名称。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类学习是
A.言语信息
B.态度
C.运动技能
D.智力技能
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若不出现食物,而仅以铃声即可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4、某学生大胆举手回答问题后,教师对该生进行表扬。教师的做法是
A.消退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强化
5、某学生为了取得较高的地位和威望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A.内部学习动机
B.附属学习动机
C.自我提高的动机
D.近景性学习动机
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属于成长性需要的是
A.生理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7、根据知识的分类,历史事件、化学元素周期表是
A.程序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隐性知识
8、小学生发现麻雀有羽毛,燕子有羽毛,金丝雀有羽毛,从而形成了“有羽毛是鸟的关键特征”。这体现的概念学习方式是
A.概念同化
B.概念形成
C.接受学习
D.观察学习
9、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体现的学习现象是
A.同化
B.转化
C.顺应
D.迁移
10、记忆、阅读、计算都属于
A.运动技能
B.操作技能
C.心智技能
D.言语技能
11、学习“蜜”与“密”时,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应用这两个字,把“蜜”与“蜜蜂”“甜蜜”“甜言蜜语”等词语相结合,把“密”与“茂密”“保密”“密谋等词语相结合。这种学习策略是
A.形象联想
B.拓展与引申
C.概括
D.类比
12、某学生阅读时对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所意识,对阅读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该学生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监督策略
B.计划策略
C.组织策略
D.调节策略
13、掌握了加法的“交换律”后,有助于学习乘法的“交换律”。这种迁移是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14、贾德根据“水中打靶”实验所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化说
15、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流畅性、新颖性和独创性
B.逻辑性、变通性和灵活性
C.新颖性、变通性和逻辑性
D.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16、某儿童认为规则是彼此认可的、灵活的、可以协商的,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该儿童的道德推理属于()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无律道德阶段
17、学习广播体操时,把连续动作分解成各个小节跟着老师一步步做。该操作技能形成阶段是
A.操作的整合
B.操作的定向
C.操作的模仿
D.操作的熟练
18、下列儿童行为中,属于自损行为的是
A.偷学校的财物
B.逃学
C.给别人起难听的外号
D.吞咽食物之外的东西
19、某儿童不专心、不安静、注意力维持困难、冲动、粗鲁、活动过度。该儿童的症状是
A.多动症
B.孤独症
C.强迫症
D.癔症
20、角色扮演者对自己、对别人应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或应成为什么样的角色的想法与期望称为
A.角色认知
B.角色期待
C.角色认同
D.角色体验
二、名词解释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概念学习
2、心理模拟
3、心理健康
4、酝酿效应
5、消退法
三、简答题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影响小学生知识掌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实物直观的优缺点是什么?
3、影响学习策略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4、从表现形式来看,道德感分为哪些种类?
5、小学教师如何应对压力?
6、论述提高教材概括的教学策略。
7、结合实际分析,如何矫正小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
8、结合具体实例,谈一谈小学生的心智技能培养必须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AABC 6~10 DBBDC
11~20点击安装“小学教育自考题库APP”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题】
1
概念学习:人获得和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即获得和掌握被认知事物关键属性的过程。
评分参考:本题共4分。
2 3 4 酝酿效应指反复探索某一问题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后,再回过头来去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的现象。 5【三、简答题】
1 (1)教师的知识及教学;(2)教材结构;(3)学生自身状况。 2 优点:接触实际事物的这种直观方式让学生产生形象、生动的感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较为真实的知识。缺点:当实际事物的非本质要素比较突出、而本质要素比较隐蔽时,例如学习杠杆的平衡原理时,杠杆的外在特征突出,而支点、力臂等本质属性相对隐蔽,学生通过直观也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此外,实物直观受时间、空间及感官特性的限制较大,过慢的植物生长速度、宏观的天体、微观的原子结构等,都是实物直观难以企及的。 3 (1)学习者的动机;(2)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3)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 4 道德感从表现形式上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1)直觉性的道德感;(2)想象性的道德感;(3)伦理性的道德感。 5 首先,要转变对压力的认识,化解压力源。其次,用行动应对压力,做好时间管理。再次,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6~8点击安装“小学教育自考题库APP”查看答案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