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试卷> 学历类> 自考专业(小学教育)> 课程与教学论> 2007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7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来源: 上学吧自考专业(小学教育)题库发布时间:2021-08-18

小学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职业道德、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急需人才,满足中小学校以及相关单位在教育或行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人才的需求,培养掌握宽厚理论基础和前沿专业技能、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上学吧小学教育自考题库立足基础知识点,并将重难点进行了合理分析和编辑,希望可以帮助到考生。现在就点击安装APP刷题。以下为试卷的详细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参考答案见试卷末尾

1、20世纪50年代末 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

A.进步主义运动

B.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C.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

D.学科结构运动

2、最早提出curriCulum"f课程)一词,并将其界定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斯宾塞

C.杜威

D.克伯屈

3、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教育经验

C.组织教育经验

D.评价教育计划

4、“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体现的是()

A.“经验论,,思想

B.“兴趣论”思想

C.“文化论”思想

D.“泛智论”思想

5、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是完全相同的,“工作分析”就是“活动分析”,“活动分析”就是“工作分析”

B.“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活动分析”所指的领域要来得空泛

C.“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SE作分析”所指的领域要来得空泛

D.“活动分析”和“工作分析”完全不同

6、布拉梅尔德在“未来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这种课程理念被称为()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

C.广域课程

D.轮形课程

7、“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遭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8、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

A.哲学取向

B.心理学取向

C.相互适应取向

D.背离取向

9、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

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实验研究

10、“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

A.活动兴趣

B.技术兴趣

C.解放兴趣

D.实践兴趣

11、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B.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

C.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D.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

12、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昆体良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是“大演说家”。这种目标定位方式反映 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

C.行为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13、帕克赫斯特提出道尔顿计划主要包括三种措施,分别是作业安排、实验室和()

A.及时反馈

B.个别指导

C.成绩记录

D.合作学习

14、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15、“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教育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可称为()

A.课程变革

B.课程采用

C.课程计划

D.课程实施

16、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

A.主体

B.资源

C.脚手架

D.意义建构

17、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

A.独立论

B.统一论

C.平行论

D.超越论

18、“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

A.《老师,再见!》

B.《爱的教育》

C.《班级生活》

D.《隐性课程论》

19、“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

A.学习准备

B.学科结构

C.中间语盲

D.发现学习

20、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A.《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B.《实验教学论》的出版

C.《大教学论》的出版

D.《爱弥儿》的出版

21、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课程思想的教育家是()

A.皮特斯

B.麦克尼尔

C.斯腾豪斯

D.斯皮伯格

22、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其中之一是()

A.随机性

B.活动性

C.连续性

D.积极性

23、通过语言而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示范

B.呈示

C.展示

D.口述

24、代表了评价发展方向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达成模式

B.过程模式

C.差别模式

D.回应模式

25、1893年,以埃利奥特为首的美国“中等学校研究十人委员会”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正式倡导在中学开设()

A.学科课程

B.STS课程

C.经验课程

D.选修课程

26、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的教育家是()

A.布里格斯

B.麦克尼尔

C.维果茨基

D.裴斯泰洛齐

27、帕克赫斯特为道尔顿计划确立了两条基本原则,这两条原则分别是“自由原则”和()

A.个性原则

B.合作原则

C.自然原则

D.兴趣原则

28、“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认为“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自我完善

B.兴趣发展

C.德性养成

D.持续生长

29、“课程是一个情境化的社会过程”;“课程是一系列事件”;“课程是学生有机会学习的东西”;“课程是由师生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断生成的建构”。以上观点强调课程是一种()

A.制度课程

B.体验课程

C.理想课程

D.正式课程

30、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的旷世教育名著是()

A.《爱弥儿》

B.《爱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理想国》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BADC 6~10 DDCBC

11~30点击安装“小学教育自考题库APP”查看答案

如果这样刷题不过瘾,请立即安装APP刷题,历年真题、高质量模拟题应有尽有。

小学教育自考题库 APP
随时随地搜题刷题学习课程
找答案微信小程序
免下载,即可体验强大的搜题神器
小程序
上学吧找答案
APP下载
上学吧题库APP
TOP